
BM一個天才程序員,踏入鏈圈開始,短短幾年的時間創造了:BitShares、Steemit、EOS,堪稱鏈圈大神級別人物之一,也被稱作可與V神(VitalikButerin)比肩的頭一號人物。
對于BitShares、Steemit、EOS這三個項目,BM使用了同樣的關鍵詞就是創新和顛覆。
今天就來看看BM家族的“創新與顛覆”
立志超越比特幣,一朝成名曉天下

2014年,比特股橫空出世,第一時間打出了“Beyone Bitcoin(超越比特幣)”的slogan。
這個口號的確不是白打的,幾乎比特股所有的技術革新,都是與比特幣針鋒相對的。
其中重要的技術革新包括:價值穩定的錨定貨幣、獨創的DPOS共識機制(股份授權證明)、秒級的交易速度等。
通過技術革新對懟比特幣只是小菜一碟,2010年7月,BM因在最專業的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上“怒懟”中本聰一炮而紅,BM說道:跟銀行相比,比特幣的交易確認時間太長了(10分鐘一次),而要想變得像刷信用卡那么快,改變共識機制就可以實現。

對此中本聰大神只用了一句話做為回應:If you don't believe me or don't getit,I don't have time to try to convince you,sorry.(大致意思:明明白白我的心,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時間有限,請自便)這句話也成了中本聰的神句。
但諷刺的是,在BM成名之后,那些曾經為此“爭論”的帖子都被Bitcointalk的管理員刪掉了,只留下一些截圖流傳在網上。

(相關的網絡截圖)
正當比特股迎來了春天不久,一切又在2015年11月發生了變化,用戶開始積累增多,與之掛鉤的理事會(交易所)也多了起來,并開始逐漸掌握系統治理權,這就是分布式自治生態的雛形。
在社區重要的“交易費用調整”理事會投票中,“調低交易費用”的方案獲得了更多的支持,以7:4的絕對優勢擊敗了BM。這對比特股分布式自治生態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但對BM來說,無論是出于傷心還是憤怒,他都選擇了離開。

《why?why?why?》
離開前BM還在社區上發表了這篇著名的《why?why?why?》
創新思維仍驚艷,只是挖坑不管埋
離開了比特股的BM并沒有做任何停歇,這次他瞅準的是內容社交網絡平臺。
于是Steemit應運而生,并提出了“股東評價,系統獎勵”的創新模式,一時“顛覆傳統媒體”的聲浪又四起而發,短期吸引了大量眼球和人氣,TheAnarchast在Steemit的一文賺到15000美金。

Steemit平臺每天會釋放一定量的代幣(即Steem),平臺股東(SP持有者)可以分享每日產出代幣的90%,還可以通過贊同/反對來決定所有用戶生產的內容可否獲取收益(收益也是代幣)。
SP是SteemPower的簡稱,通過鎖定Steem獲得,Steem轉換成SP是瞬時的,SP轉換成Steem需要3個月,且是線性解鎖,SP不可轉讓,不可交易。
雖然BM想借由SP的設定來防止持有大量代幣的交易所干出有悖公平的事情,但他無法防止大戶站臺,小戶聯合,后期的發展很理所當然的會更多依靠關系互相點贊,而不是真正的內容質量。
不可否認的是BM是程序方面的天才,超乎尋常的代碼能力令人驚嘆,但其創意點總有那么些許違背人性,可見情商過低,還很偏執,活脫一個典型的喜歡挖坑不埋的大神。

也許是覺得自己的技術沒了用武之地,又或是為了實現更偉大的抱負和人生目標,2017年中,在Steemit平臺還算穩定的時候,BM在自己的頁面上發布了很簡單的一文,宣布辭職。
思想技術集大成,眾人拾柴火焰高
在block.one CEO的一次演講中,BM透露出EOS已經在自己的腦中構思多年,只是在等待時機成熟。雖然算不上極大的成功,但前兩個項目也為BM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多年的運行也讓石墨烯的技術可行性得到了驗證。
而這次,EOS瞄準的超越對象是ETH,它的使命是要做區塊鏈行業的操作系統,為開放者提供底層功能,包括并行運算、數據庫、賬戶系統等。
BM懟完比特幣,又盯上了以太坊,真是生命不息,對懟不止。

在EOS上BM又下了一個獨具風格的決定:代幣銷售期長達一年。在這期間,你可以選擇直接發送ETH參加代幣銷售,也可以到交易所直接購買EOS,這種做法又毫無懸念的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而BM對此的解釋是:EOS的代幣價格由市場來決定,所有的設定,都是為了能盡量讓絕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如果把代幣銷售限定為幾天時間,很可能將會像行業內其它寡頭項目一樣,變成少數有錢人的專場。

為此EOS被很多人比喻成了無限吸血的項目,BM又再一次要為他的“大膽設想”買單。不過值得慶幸的是,EOS這次有了更強大更完整的團隊,其背后的block.one匯集了眾多行業精英,block.one還投入了十億美金用于EOS項目建設,BM只在項目中擔任CTO一職,專注開發工作。

至此BM的對懟之旅才稍事停息,如果有一天BM不做開發了,發揮自己大嘴巴的特長,轉戰媒體領域,也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的確鮮有人欣賞他的金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