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al和Sirer學者認為如果存在一群自私的礦工(礦池),采用自私的采礦戰略并獲得成功,就可能會使誠實礦工的工作無效。這種自私采礦攻擊表現為: 一個惡意的采礦池決定不發布它發現的塊,進而創建一個分叉,因此網絡中就存在由誠實礦工維護的公共鏈和惡意采礦池的私人分叉,惡意采礦池在此私人分叉下繼續進行挖掘,當私人分叉比公共鏈長的時候,惡意采礦池就發布該私人分叉, 由于該分叉是當前網絡中最長的鏈,因此會被誠實的礦工認定為合法鏈,所以原公共鏈及其包含的誠實數據將被丟棄。研究結果表明,一般情況下惡意采礦池采用自私采礦策略將獲得更多的收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