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Ghassan等學者提出雙重花費攻擊,它是針對
比特幣系統的一種特有攻擊。該攻擊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攻擊:攻擊者使用一筆金額,同時和多個對象進行交易。若這些交易對象在這筆交易未被記錄進合法
區塊鏈的情況下,完成了交易,則攻擊者達到了雙重消費甚至多重消費的目的。盡管在攻擊者發起的多筆交易中, 最終只會有一筆交易認定為合法并記錄入區塊鏈中,但交易對象完成了交易(如已經把攻擊者購買的貨物發給攻擊者),攻擊者已經從這次攻擊中受益。
第二種攻擊:攻擊者利用自身的算力發起雙重花費攻擊。攻擊者利用同一筆金額,同時和兩個交易對象進行交易,如交易A和交易B。其中一筆交易A被確認記錄進區塊鏈,使得交易A完成。由于攻擊者擁有強大的算力,他將交易B記錄在私人區塊鏈里,并挖出一條比合法連更長的鏈,促使交易B也得到了確認,并完成交易B。
在雙重花費攻擊中,第二種類型攻擊的危害性更大。這是由于,對于第一種類型攻擊,交易者只需要在交易得到確認6次以上,再完成交易就可以避免;對于第二種攻擊,由于攻擊者將“非法”交易加入私人區塊鏈,并且最終這條鏈被認定為合法,相當于更改了區塊鏈中的這筆交易(將交易A更改為交易B),這種對區塊鏈數據進行篡改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區塊鏈的完整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