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人技術的主要問題在于需要信任特定的公證人群體,這違背了
區塊鏈的設計初衷,而信任問題也將帶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這可能就是除了單獨使用公證人技術的跨鏈項目較少的原因。但是公證人技術作為技術點被運用在各種跨鏈交易方案中,例如在屬于側鏈技術的Rootstock(RSK)項目中,由于使用聯合挖礦,前期RSK區塊鏈的算力很有可能會低于
比特幣全網算力的一半,為了防止其他算力對RSK區塊鏈的51%攻擊,RSK區塊鏈的區塊打包借助公證人技術。
錨定某一特定區塊鏈的側鏈技術均是通過SPV證明驗證跨鏈交易的有效性,理論上支持所有區塊鏈的跨鏈交換以及跨鏈資產轉移,但是需要為每一條主鏈、側鏈的組合設計實現中繼,實現復雜且難度巨大,可拓展性較差。不錨定特定區塊鏈的側鏈技術則是基于側鏈技術的理念建立跨鏈基礎設施,可以解決狹義側鏈技術存在的諸多問題,但是實現復雜,目前沒有真正上線的項目可以參考。
哈希鎖技術是保證跨鏈交易原子性的理想方案,但是僅使用哈希鎖技術的跨鏈方案應用范圍較為狹窄僅限于跨鏈轉賬領域,無法滿足其他的跨鏈需求。與公證人技術一樣,哈希鎖技術也可以被用在其他跨鏈方案中以保證跨鏈交易的原子性。
分布式私鑰控制技術提出的將不同區塊鏈的資產映射到同一條區塊鏈上后實現的多幣種智能合約,目前實現的與哈希鎖技術一樣,還只是單純的進行資產交換的交易出發,還不能完成更加復雜的跨鏈互操作。如果后續無法進一步增強多幣種智能合約的設計,那么分布式私鑰控制技術的應用范圍將遠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表1為當前主要跨鏈技術的比較。
表1 跨鏈技術比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