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區塊鏈+實體經濟":未來區塊鏈將更強大
2019-11-27 09:26
來源:
tech_163
11月23日下午, “2019網易未來大會”之“區塊鏈+實體經濟專場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中外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知名投資人匯聚一堂,梳理了區塊鏈的發展脈絡,暢談了區塊鏈的過去未來,揭開了區塊鏈的神秘面紗,為區塊鏈行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次大會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網易集團聯合主辦,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濱江區人民政府、杭州蕭山區人民政府、北京網易傳媒有限公司及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承辦。
“網易未來大會”是舉辦了五屆的“網易未來科技峰會”的升級IP。歷經6年發展,網易未來科技峰會已經成為科技界最有影響力的大會之一。在新科技、新經濟浪潮中,網易科技緊跟時代脈搏,搭建未來科技大會平臺,聚焦大科技領域的動態、趨勢和成果,展現泛科技領域的思想、聲音和洞見,為數字經濟時代貢獻建設性的智慧、主張,發現富有活力的新勢力、新能量。
在中央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的背景下,此次“區塊鏈+實體經濟分論壇”分為三個部分:“趨勢、探索和未來”,試圖和大家一起探尋區塊鏈應用的未來社會藍圖。
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陳剛發表致辭,表示區塊鏈核心本質是通過共識實現共贏,這是區塊鏈思維的核心所在。未來我們應當善于利用這樣的思維構建更加公開、公平、透明的生態環境。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發表了《理性看待,有效利用區塊鏈》的主題演講,認為區塊鏈發展要跳出比特幣區塊鏈發展的范式,需要改進和創新。他說,現在急需要突破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建立區塊鏈的標準和規則體系。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蔡亮進行了題為《聯盟區塊鏈關鍵技術與區塊鏈的監管挑戰》的主題演講,表示我國區塊鏈非常明確將集中在聯盟區塊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平臺建設、經濟社會賦能,同時,中國還將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非常關注區塊鏈監管技術的建設與國家標準乃至強制體系的實施。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件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周平發表了《區塊鏈標準化》的主題演講,指出區塊鏈需要標準化是因為市場需要準來補位。對供需兩方來講需要一個共同的話語體系,目前區塊鏈最關鍵的就是在核心技術上能夠走在前面,往前走。
在杭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官家輝作題為《區塊鏈技術與民生應用》的演講中,提到杭州互聯網法院將區塊鏈技術特點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全流程記錄,解決了電子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溯源問題。
網易星球區塊鏈業務負責人顧費勇在題為《區塊鏈的價值與未來》的演講中表示,用技術手段構筑信任基礎,就是區塊鏈的價值。歷經多個產品的研發和驗證后,網易已經積累了10億條鏈上交易數據且安全零事故,后續計劃通過“星球區塊鏈云服務平臺”,實現區塊鏈技術的對外輸出,為有需求的企業、政府機構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實現融合發展。
螞蟻金服區塊鏈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馬世韜,在論壇上發表了《開放、普惠,共建未來價值互聯網絡》主題演講,提出區塊鏈是一個商業平臺,能夠幫助構建一個深度連接產業的互信平臺,它是未來的數字化、數字經濟中底層信任的基礎設施。
微眾銀行區塊鏈負責人范瑞彬分享了《面向分布式商業的區塊鏈實踐之路》,介紹了微眾銀行一直致力于開源生態圈。一方面,開源生態圈能夠讓這些企業貢獻出自己的價值,另外更重要的一點,能讓這些企業和機構在這里面能有收益,簡單說就是有機會能賺到錢。這樣的話,這個開源生態圈才是更有生命力的生態圈。
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創新科技業務部區塊鏈部負責人翟欣磊帶來主題演講《區塊鏈自主創新與應用實踐》,表示未來區塊鏈的應用是數據的方向和數字資產的方向。但里圈和外圈沒有好與壞,無論是落鏈的應用還是資產數字化的應用,都是區塊鏈非常閃光的應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數據可以轉換成資產,兩層可以互相穿透。
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的負責人杜宇。以《區塊鏈與智慧城市》為主題發表演講。他對于區塊鏈發展的判斷是,可能2021年是區塊鏈真正落地大規模應用的一個開始,所以那個時候更多的長期的價值會真正體現出來。
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張一鋒院長發表《區塊鏈與數字身份》的主題演講,認為數字身份要驅動區塊鏈往前發展的關鍵是基礎設施,但是不止為了區塊鏈,而是面向整個互聯網下一代發展的關鍵環節。張一鋒的觀點是下一代的數字身份必須是分布式的,因為現實世界中身份就是分布式的,當大家需要把現實世界這些身份翻譯到數字世界中,還是要回歸回來形成分布式的數字身份才可能擬合現實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楊東教授,帶來主題演講《區塊鏈與數據治理》,詳細介紹了區塊鏈對于數據治理的意義。他總結:一是對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的加密保護;二是數據的共享,如區塊鏈對于政務的利用,實際上更好地促進了區塊鏈數據的共享;三是數據的價值產生的利益,即數據作為勞動的貢獻度如何去評判?數據價值如何更好的分配?
石木資本、RockTree Lex董事長、真格基金國際合伙人歐陽默博士發表了《從國際和投資角度談區塊鏈未來》的主題演講。他通過國內外比特幣的發展,給出了未來技術比法律發展快;從長遠看,為創新提供監管支持的國家受益最大;需要更多的可擴展、安全和分散的區塊鏈;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可能成為新的“太空競賽”等趨勢判斷。
在巴比特副總裁、主編,玲聽區塊鏈發起人湯霞玲女士的主持下,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楊東、網易星球區塊鏈業務負責人顧費勇、普華資本管理合伙人蔣純和Dfund管理合伙人楊林苑就“區塊鏈的未來”話題展開了圓桌討論。幾位行業大咖表示區塊鏈的未來不可估量,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楊林苑指出,最近一輪政策風向帶給行業的主要變化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才、資源和錢進來了。蔣純說出了區塊鏈未來發展的本質,他認為其實很多東西可能需要一個往復,大家去潛心研究區塊鏈基礎技術,把區塊鏈本身做一些更多的完善,回過頭來建立一個更強壯的區塊鏈,可能更有助于完善區塊鏈理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