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震蕩無起色,投資市場千千萬,難道你不想換一種投資方式?當你的朋友大談區塊鏈,甚至開始投資項目獲利的時候,你是否只能投以羨慕的眼光,微微一笑?
你可能錯過了過去投資比特幣的大好機會,但現在,你可以趕上這波技術潮流!
區塊鏈入門,從這8個問題開始!
1
目前區塊鏈項目已經這么火了,現在進入還是好的投資時間嗎?

寶二爺:投資區塊鏈,永遠都不晚。關鍵不是看你什么時候進來,要看你什么時候出去。你比身邊的人行動更早、動作更快,他們還沒進來,你進來了,你就是抓住了時機。現在看起來誰都在聊區塊鏈、比特幣,有無數的"三點鐘群"在討論,但全都是紙上談兵,真正有幣的肯定沒幾個,投資界的大佬們都沒有幣。大家都想獲得更多的幣,就有了"忽悠"。忽悠多了,遲早也會發一個他們自己的項目,然后就把你們的幣變成他們的幣了。行業在不斷發展,就像一輛高鐵,如果給你位子你不坐,將來再騎摩托車、開汽車也是追不上的。
2
目前國內政策明確提出打擊虛擬幣交易,請問應該怎么看?

老貓:首先,需要看國內打擊區塊鏈資產交易平臺這個政策的本質。個人認為,國內打擊交易平臺,原因在于行業尚不成熟,其中確實有著巨大泡沫以及大量劣質項目的欺詐行為。但政府并不是對區塊鏈資產交易本身有意見。在沒有明確如何有效監管,以及正確的監管方式之前,政府選擇進行"一刀切"是不得已的方式。目前的高壓打擊只是階段性的不得已行為,我相信在合適的時機,市場需求終究會使代幣的價值回歸。這個大趨勢,誰也不可阻擋。
3
如何判斷一個數字貨幣是否有投資價值?

楊建軍:我認為主要有5條規則:
? 看核心團隊。看創始人和核心技術人員的從業經歷、成功經驗,以及他們的資質和商業信譽;
? 看商業模式。看他們解決了什么行業痛點,實現了什么價值,是否合乎法規;
? 看是否有可靠的技術支撐。有沒有明確的技術解決方案,有沒有明確的技術實施路線。通過這一點,可以分辨很多的空氣幣、傳銷幣;
? 看背書的情況。看顧問團隊的實力、可支撐的資源,以及可調動的資源、人脈情況;
? 看運營的方案。有沒有市場推廣的計劃,市場的運營計劃和運營路線等等。
4
未來10年,以太坊、EOS等區塊鏈技術的規模是怎樣的呢?

申屠青春:以太坊最大的意義在于引入了智能合約,并且在區塊鏈上完完整整地實現了。這使得區塊鏈應用的開發變得非常簡單。以太坊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但它也有它的問題。首先,最大的問題是性能;第二,是安全性的問題,智能合約出現的時間畢竟比較短,還沒經過很好的安全性測試。
EOS則是主要解決了性能的問題。未來EOS有可能應用于大規模交易量的實用場景。EOS是目前唯一一個未來有可能和以太坊形成直接競爭的項目。未來十年的發展要看各自的開發情況,兩個各有優勢。
5
比特幣的價值是如何被界定的?

羅金海:貨幣是人類發明的,本身并沒有實質性的價值,只是一種信譽的載體。貨幣價值的本質在于信用。比特幣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回歸了貨幣的本質。
比特幣有兩個固定資產,第一個是比特幣產業鏈。產業鏈很長,是很多人真金白銀投下去的,從芯片到礦機再到錢包、電子商務,還有資訊、媒體,任何其他的山寨品都無法比擬。另一個我們從數學方面來講,可能比特幣信用來自于數學,來自于代碼,來自于編程的約定。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信用遠遠超過了所謂的人性、政治、權力,甚至是暴力。我們不能忘記貨幣的本質,一是稀缺性,二是可分割性,三是不易氧化。這三點比特幣都符合。如果理解了國家背書的紙幣具有內在價值,那么理解比特幣具有內在價值并不困難。比特幣通過分布式共識協議保障了稀缺性,并且具備了相對更多的優勢,更有助于交換,因此,也就有了內在價值--貨幣的價值。
6
區塊鏈交易平臺的安全性是如何保證的?

姚遠:交易平臺的安全性只能是通過"錢包多簽"。"熱錢包"只能放一部分幣,更安全的是要用"冷錢包"這種方式。互聯網的交易所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擊,黑客會時刻關注你的平臺能不能掛個馬或者會掃你的漏洞,然后繞進去在系統里找到錢包的密碼。
交易所內部的風控要做好,寧可慢,也不能過于激進而把風險敞口開的過大。寧可麻煩一點,也要保證幣的安全。一旦幣發生丟失,作為交易平臺,要么賠償,要么幣轉股/債,賺到錢再還。
7
2018年的數字貨幣市場行情如何?

余芳:從技術派的角度去分析,我持悲觀態度。今年是一個熊市,行情走弱,因為到目前為止包括資金注入、政策利好等刺激性的事件都沒有發生。我建議在資金配置上,止盈比止損更重要。
其實,我長期還是比較看好數字貨幣的發展,但2018年可能是調整期。2017年6-7月,ICO實在太火了,很多人投入了大量資金。大半年過去了,很多"裸泳"的項目、空氣幣的項目會逐步浮現出來,這對整個數字貨幣行情有一定的影響。但我認為,這種優勝劣汰的周期是一定要出現的。此后,優質的項目才能獲得更多的養分,給整個行業生態進行大清洗。
8
如何看待目前市面上的ICO項目?

長鋏: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ICO項目都不靠譜。最近很多失敗的互聯網項目涌入到區塊鏈這個領域,試圖通過發行代幣來圈一筆錢給自己"續命",但其實這些項目的商業應用場景不一定適合用區塊鏈來做。這種發代幣"圈錢"的情況很普遍,有"劣幣驅逐良幣"的勢頭。我認為現在急需我們國家出臺合適的監管政策,來引導行業進行良性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