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京報主辦的“
金融進化論:2019新京報金融科技
論壇”上,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表示,金融數字化帶來三個維度的變化,包括收益提升、成本降低、風險管理能力提升,由此帶來整體業態的改變。
王忠民提出,金融數字化帶來的第一個維度變化是收益的大幅提升。金融數字化本質在于改變原有的場景,改變原有的邏輯,以提高效能。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掌握者,將擴大的效能分享給財富擁有者和支配者,雙方得以共同分享效能的提升,如果覆蓋的C端人口足夠多,規模效應就相當可觀。
第二個維度是成本結構的改變。從金融B端來看,例如銀行、保險等公司,現在各家機構自己辦金融科技子公司,大多不可能做到這個領域中的專業垂直水平,在這方面市場化的金融科技公司更有競爭力。原有金融業務流程經過數字化改造,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幾乎是原有成本的1/3。
第三個維度是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金融是處理風險的,涉及如何管理風險、識別風險、對沖風險,金融科技的工具可以為金融安全提供幫助,包括人臉識別、支付保密、交叉驗證等工具。
這三個維度使得金融機構得以快速成長,在互聯網場景中C端迅速爆發的情況下,互聯網第一場景的數據可以迅速轉化到金融數據。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化的數據工具和市場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帶來了更多收益,降低了很多成本,也降低了消費者對傳統銀行的高度依賴。
王忠民還談了
區塊鏈對金融業的影響。如果區塊鏈時代到來,所有的金融數據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社會是分布式的自然狀態和分布式的組織狀態,每個人、每家公司是分布式結構,金融權利也是分布式的,最后形成新的現代數字化邏輯。一條鏈條含有數據、信息,也含有價值,含有價值轉移和價值交換,一條源代碼可以拓展出無數的應用,這是新時代金融科技中真正可能爆發的有趣的東西。
B端基于分布式的邏輯也可產生兩個龐大的鏈條,第一是產業互聯網,過去的產業互聯網做不好是因為都是人的信息進入互聯網,未來是基于生產流程中物品的信息流、價值流、鏈接流進行處理,可以糾偏人的因素,數據更準確,節省成本。第二是
物聯網,可以將所有自然生物信息全部收集傳輸,這些信息是原始的、沒有扭曲改變的,區塊鏈既可保證信息的準確又可保證信息的綜合應用,還保證信息鏈條的純潔和長久,這將會改變金融運行的基礎數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