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講,
區塊鏈是以犧牲存儲空間、訪問速度和整體效率來換取數據安全和信任的新型信息技術,主要適用于低頻度使用、安全性要求高、時效性較低、數據量較小的軍事應用場景。
區塊鏈應用于軍事領域也有其局限性和一定風險,主要表現在:
高冗余度高能耗難以滿足輕量化與擴展要求。區塊鏈每一個節點都必須實時同步全部賬本數據,有多少個區塊就要存儲多少次重復數據,而且隨著數據量的增長和新節點的追加,系統冗余度將進一步提高,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儲資源,這對作戰單元或平臺終端的存儲、計算和通信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與裝備的輕量化、小型化發展趨勢相悖。隨著區塊鏈節點數量的擴大,每個節點同步數據而消耗的算力、帶寬和
能源也會越來越大,節點越多則對后續新增節點的存儲要求越高、接入難度越大、同步時間越長、整體運行效率越低,不利于作戰體系的大規模按需擴展。
復雜數據同步機制難以滿足高頻次快速響應要求。區塊鏈中每一次數據修改,都要求系統內所有節點同步更新賬本數據,需耗費較長時間,短時間內如果操作過于頻繁,就會占用大量帶寬并可能造成網絡堵塞。現代戰爭進入“秒殺”時代,尤其是在戰術級和平臺級,態勢信息更新速度更快,作戰單元和平臺信息支援申請頻次更高,區塊鏈還難以滿足這樣的實時響應要求。
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仍存在一
定安全風險。
區塊鏈技術應用了大量的密碼算法,共識機制安全程度取決于密碼算法所基于的數學難題的破解難度。事實上,這些數學難題并非絕對安全,仍然存在被破解的風險。例如,區塊鏈廣泛使用的基于橢圓曲線的密碼算法,雖然使用經典計算機破解難度非常大,但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破解起來則是輕而易舉。目前,世界強國正加大力度突破量子計算技術,一旦可靠實用的量子計算機研制成功,目前大多數的區塊鏈技術將失去安全保障。
軍事區塊鏈規模較小降低了系統安全性。從區塊鏈技術原理看,除非攻擊者同時修改超過51%的節點,才能成功篡改區塊鏈數據。因此,節點數量越多,攻擊者篡改破壞區塊鏈的難度就越大。應用于軍事領域的區塊鏈,通常節點數量要遠小于基于互聯網的民用系統。戰時面對敵集中大量算力資源發動的大規模網絡攻擊,仍然有可能被修改超過半數以上節點并成功篡改數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