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場屬于全球加密數字的貨幣戰爭,由全網市值第六的大幣種掀起的腥風血雨:上周五,短短24小時內,EOS從全網均價6美元左右一路飆升,并突破9美元,漲幅逾50%,市值一度超過LTC,位列全球第五大加密數字貨幣。
注意,這是大市轉熊后EOS第二次走出逆市暴漲的獨立行情,饗宴背后窺覬的是老二ETH的神壇地位——EOS正在試圖取代ETH成為數字貨幣王國的硬通貨。主力殺入、匯率大戰、媒體不斷釋放利好、大戶跟莊散戶跟風……很可惜,我們沒有看到有人站出來解釋EOS上漲的真正邏輯,只有滿屏幕心照不宣的利好。
更恐怖的是,在“什么都沒有”都情況下,比早期項目還要早期的EOS,ICO分多期募集,合計擬募集70億美元,如果成功完成,那將是數字加密貨幣及ICO市場史無前例的成功案例。
但是很抱歉,長遠來看,我們不看好EOS上漲背后的邏輯,這是一個“被吹起來的牛”,ETH霸主地位短期還無法被這種簡單邏輯撼動。
來源:耳朵財經 作者:孟江東

(數據:CoinMarketCap)
EOS價格暴動的背后
EOS在2017年登入韓國最大的交易所Bithum初時便受到了韓國人極大的熱捧,當時市值接近40億美元,立即登上加密貨幣第11名,成為牛市中名副其實的黑馬,吸引眾多投資者跟隨。在市場上關于“EOS”的喧嘩聲中,不乏李笑來、薛蠻子、暴走恭親王等幣圈大佬站臺,昨日,算力之王吳忌寒的螞蟻礦池也宣布參與EOS超級節點的競選。
但在本輪價格暴漲的背后,我們要看到兩點:超級節點競選和EOS對ETH的打壓。
超級節點,好比是金錢壘成的總統競選,為了獲得競選資格、擁有話語權,機構和個人都拿著資金涌入市場,瘋狂加碼買籌。
而EOS對ETH的打壓,就如同一場匯率戰爭。2016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下跌, 大量投資者拋售離岸人民幣買入美元,一度形成“做空人民幣”的聲音。
1.1超級節點競選
為什么說現在大機構和企業都在爭搶EOS二級市場存量?我們先來分析超級節點,超級節點的時間點即將來臨,成為超級節點的人將擁有更高的收益,并且負責EOS網絡的交易、打包和驗證,通過廣播驗證到自己的區塊鏈上,可以說超級節點就是EOS網絡的支柱。
這種好事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也就是成為超級節點。但是EOS超級節點的選舉規定一票為一個EOS,持有更多的EOS會增加競選超級節點的勝算,而EOS目前的數量是恒定的,現階段進場買入EOS的資金越來越多,價格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從下圖中我們不難看出,從4月11日中午開始到今天,成交金額不斷放大,24小時成交金額從2.2億美元竄升至27億美元位列同期第一名,并且EOS兌美元、兌ETH、兌BTC呈現均上漲態勢。
目前為止,EOS市值突破71億美元,持有EOS錢包地址數達到了30多萬,而坐擁1萬多億市值的A股上市公司平安銀行(601318)股東戶數不過46萬左右。

(數據來自coinmarketcap.com)
1.2 EOS對ETH的拋壓
EOS團隊通過1年的ICO持有巨量的ETH,可以通過拋售ETH兌換EOS達到盤面拉升的效果,從實際效果來看已經有效壓制了ETH。
統計EOS眾籌賬戶提幣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從今年2月份開始到4月份,地址提幣數量約140萬ETH,按照現在的市值來算約38億元,這種體量的資金對于市場的潛在沖擊是巨大的。
那么作為對標ETH的區塊鏈3.0版的EOS,如何才能實現逆襲呢?答案就在“匯率戰爭”中,用ETH換EOS。

(數據來自http://eos.icocha.com)
下圖為EOS兌ETH走勢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3月10日開始,EOS/ETH交易穩步上升,說明當初眾籌拿到的籌碼已經開始緩慢進場,從0.0083左右瘋漲到今天的0.020,幅度達到14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價格上漲的主要功勞并不在于EOS/ETH的交易對,大量的成交額來自于EOS/KRW,換句話說,本輪價格上漲的推手來自韓國投資者。

從EOS最近24小時全球的交易情況來看,目前拉升主力是以韓元為主的韓國最大交易所Bithumb,而韓國本土交易所Upbit位列交易量第二,以Bitfinex和Huobi為主的EOS/USD緊隨其后。
由于目前的交易還是以韓國為主,但EOS對ETH拋壓仍舊存在并且籌碼還在入場,短期看上漲依然會有不小的空間,但是拉升的資金總是有限的,對于2700多億美元市值的虛擬貨幣市場中,6億多美元(約合38億人民幣)只是滄海一栗,真正的價值不是金錢推動的,技術和愿景的實現會自然帶動價值提升。
EOS基本面的缺陷
我們認為,從長遠看,EOS的上漲動力不足,原因是現階段EOS的基本面無法支撐其野心,主要判斷基于1.主網上線對于應用場景的展現;2.數據吞吐量完全達不到白皮書中聲稱的水平;3.提高速度犧牲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重要內核;4.EOS采納石墨烯架構,實際開發難度并不高,這與70億巨額ICO并不匹配;5.現在EOS的代幣仍然在以太坊架構上;
2.1 最近的主網上線對EOS未來的應用場景并沒有很大的展現
從長遠來看,雖然EOS的白皮書為我們描繪出了未來美好的世界,包括主網即將上線、大量的應用都會建立在EOS的網絡上,還描繪了超級節點穩定DPOS機制,但一切還停留在描繪階段,我們沒有看到落實,還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擺在EOS前進的分岔路上。
2.2 數據吞吐量很難達到白皮書中提到的水平
在EOS的白皮書,他們這么寫道:“BTC需要30分鐘才可以得到確認,速度是7TPS/S,ETH也需要幾分鐘,但是EOS可以實現1.5s的高速確認,在有限條件下可以實現3300TPS/S數據吞吐量,將來將會達到數百萬TPS。”
但在最近的EOS團隊測試中,他們披露,當前的吞吐量只可以達到1000TPS,離百萬級別距離還很漫長。
要知道,全球都在使用支付系統VISA的TPS最高也只有4000,理論上目前的TPS最高可以達到10萬以上但也只是“理論上”。所以,我們傾向于認為,百萬級的TPS還停留在想象階段。
2.3 偽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或造成一定的壟斷
EOS的飽受爭議的共識機制是DPOS,由21個超級節點和100個備用節點所組成,我們認為,這已經背離了區塊鏈的核心思想去"中心化",這些超級節點如果站在EOS成功的前景下,所帶來的聲譽影響范圍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和集群,這樣對于EOS的生態來說只是另外一個中心化的世界,形成新的壟斷和階層。

2.4 EOS真實的技術難度與巨額ICO并不匹配
EOS的底層采用了石墨烯技術,這與其著名開發者BM關系緊密,因為和BM開發的Steam和BTS項目均采用相同的技術,有可以參考的代碼,所以EOS的開發難度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研究經費也并不需要那么多。
那么問題來了,70億的巨額融資到底用到哪里去了?一直以來,關于EOS的數據和信息源主要來自開發團隊或專業的程序開發人員,其真實性很難考證——要知道,它的ICO從2017年7月份開始會一直持續到今年的6月2日,一共350期,合計ICO募資價值約70億美元,如果成功,那將會是史無前例的成功案例!
現在,EOS公司總部設立在不受法律約束的開曼群島,EOS.IO上線后將由第三方來進行運營,這部分資金將來的用途是一個未知數,在巨額資金的誘惑下,但愿不會出現什么意外吧。
2.5 現在EOS的代幣仍然在以太坊架構上
當前,EOS的代幣只不過是以太坊上的一種ERC20幣,很多宣稱要在EOS主鏈上建立的應用也都分布在以太坊和小蟻等其他主鏈上。
EOS的應用和代幣的遷移還未開始,應用的數據遷移和代幣從以太坊映射到EOS主網可能會出現問題,因為底層協議和源代碼的不同,很容易造成應用的bug,需要不停的測試和調試或許才可以順利上線。而且EOS公布的映射方案真的可以完整地把以太坊的ERC20復制到EOS的主網當中、并匹配相應的擁有者嗎?實施的難度是否很大,到目前為止這些都還未確定。
市場會直觀的反應投資者的價值趨向,而市場往往是聯動的,看待虛擬數字貨幣市場要當作一個整體去分析,這一點和外匯市場很像,所以這個市場投資者的風格主要還是投機。就在我們撰稿同時,BTC拉升了1000美元,我們認為,這其實也是基于EOS的市場價值驅動造成的拉升。
目前EOS的價格已經拉升了將近50%,如果想要繼續攀升就需要BTC盤面有所跟隨,不然過高價值的EOS會被兌換成更有潛力、追隨者更多的幣種。
EOS相比以前能兌換成更多的BTC和其他主流數字貨幣,人們的價值判斷被市場驅動,除非帶動其他主流數字貨幣的總值,否則會給EOS短期內的繼續上沖造成阻力。
但這種短暫的行情主要靠拉升,脫離了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可能會出現問題,短期操作須各位投資者謹防風險,注意甄別市場的信息。
來源:耳朵財經 作者:孟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