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誕生是科技巨頭進軍金融行業的里程碑
2019-11-5 10:58
來源:
CICC_Perspective
我們認為Facebook發布Libra白皮書是科技巨頭(Big Techs)進軍金融行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雖然從技術角度,我們不認為Libra相比現有的穩定幣有明顯突破,但Facebook超過27億的龐大用戶基礎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使Libra有可能挑戰跨境匯款、移動支付等領域的現有格局,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儲值手段和價值尺度。目前,Libra面臨許多監管難題,短期內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但其長期影響不可低估。建議投資人關注FATF等國際組織對加密資產監管政策的變化,及其對包括Libra在內的加密資產行業發展的影響。
Facebook選擇了加密貨幣行業中常用的穩定幣作為Libra的技術框架。
圖表: Libra是一種法定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資料來源:Libra,IMF,鏈得得,中金公司研究部
穩定幣在保留了加密貨幣清結算流程簡單、匿名性強等優點的同時,避免了比特幣存在的價格相對法幣波動過大的問題,正逐漸成為加密資產行業主要的價值尺度。穩定幣技術與Facebook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全球超過27億的龐大用戶基礎相結合,使Libra可能挑戰各國的貨幣主權。
圖表: 比特幣和USDT穩定幣價格變化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 主要貨幣形式的比較

資料來源:IMF,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對于每項指標,從內到外代表吸引力低、中、高
具體來講,我們認為Libra可能改變:1)目前被SWIFT所壟斷的跨境匯款市場,2)Visa、MasterCard主導的各國移動支付市場,以及成為3)部分匯率波動較大國家新的儲值手段,和4)數字資產交易中新的價值尺度。
主要國家政府和G7、G20等主要國際組織都對Libra持謹慎態度。目前,Libra被指出的問題具體包括:
1)Libra的性能無法達到目前各國支付系統的性能要求;
圖表: Libra和其他主要支付手段比較

資料來源:Libra白皮書,USDT白皮書,中金公司研究部
2)Libra匿名性較強,可能無法滿足各國對反洗錢(AML)/了解你的客戶(KYC)的要求,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3)Libra計劃采用與一籃子法定貨幣掛鉤的抵押模式,該模式可能對各國貨幣政策和金融系統穩定造成一定沖擊。
圖表: Libra抵押貨幣籃子權重分布

資料來源:Facebook,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2019/9計劃方案
圖表: Libra與美元對比

資料來源:Libra白皮書,中金公司研究部
Libra相關的新聞動態每天都在變化:
截至2019/10/11,Visa、MasterCard等6家企業相繼宣布退出Libra協會,但仍有Spotify、Uber、Coinbase等21家企業正式加盟Libra協會。
2019/10/21,據路透社報道[1],Libra項目負責人David Marcus表示,愿意放棄原先基于一籃子貨幣的抵押模式,采用和美元、歐元、英鎊等一系列法幣單獨掛鉤方式,并承諾在滿足美國政府所有監管要求前不在任何國家開始商用。
我們認為,雖然目前很難判斷Libra商業運營的最終形式,但即使只在部分國家商用,其規模也會遠超目前加密貨幣市場,可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圖表: Libra的SWOT分析

資料來源:BIS,Libra,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注意到,在Facebook 6月18日發布Libra白皮書之后4天,G20下屬的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FATF)即發布了全球第一個加密貨幣監管標準,為其旗下的37個成員國提供了監管政策的參考。我們相信Libra的問世,正在倒逼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制定加密資產相關法律法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