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大地震
2019-11-3 14:27
來源:
rancaijing
一場因為監管部門表態而引發的大地震,正在電子煙行業快速蔓延。11月1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通告,稱要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購買并吸食電子煙,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具體落實到三點:一是清理線上電子煙銷售平臺,二是網上禁售電子煙產品,三是禁止互聯網電子煙廣告。總而言之,就是要在線上徹底禁售電子煙。隨后,國家煙草專賣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明確表態,將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清理整治互聯網電商平臺、電子煙企業營銷網站和電子煙店鋪,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制售電子煙的行為。一直以來,電子煙行業都處于沒有監管、沒有生產標準、沒有安全認證的“三無狀態”。2019年初,電子煙成為風口,一路飽受爭議蒙眼狂奔。業內翹首以盼的電子煙國家標準,也并未如期在今年10月出臺。這份通告,是2019年以來在政策監管層面迎來的最重要的一次規定。線上銷售被禁止,毫無疑問將給電子煙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通告讓電子煙行業炸開了鍋,電子煙企業紛紛表態擁護支持。悅刻第一個公開發文,表示將終止在網上的一切銷售和廣告。隨后三個小時內,鉑德、福祿、魔笛、鯨魚輕煙等一眾電子煙品牌紛紛表示決心,口徑一致聲稱要擁護。一位接近國家煙草局的人士告訴燃財經,這次通告只是一次“預熱”,矛頭對準了電子煙的電商渠道。更大范圍更細致的規定,不久后將陸續出臺。2018年8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煙草專賣局就發布了《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當時政策出臺是因為,部分地區中小學附近的文具店向學生出售電子煙,部分電商平臺也出現了所謂的“學生電子煙”。通告強調的是禁止向未成年人直接推廣和銷售電子煙。但是一年過去了,按照新通告的說法,“仍然有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知曉、購買并吸食電子煙。甚至有電子煙企業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通過互聯網大肆宣傳、推廣和售賣電子煙。”很明顯,相比上次的籠統呼吁,這次直接將打擊的對象,瞄準了互聯網平臺。1、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及時關閉電子煙互聯網銷售網站或客戶端;2、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3、敦促電子煙生產、銷售企業或個人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這三則規定都是指向電子煙的線上渠道。也就是說,電子煙品牌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銷售和營銷,都將被禁止。對于電子煙行業而言,這是一個微妙的時間節點。一是電子煙國家標準正在醞釀,二是正值電商雙十一大戰前夕。此前,業內雖然隔三差五有打擊電子煙的聲音出現,但更多是在宏觀層面進行批評,并沒有具體的監管措施。無論是今年3月的央視315點名,還是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的表態,都只是在點評電子煙的危害,并強調要加強監管。被認為具有準生證意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子煙》文件,原計劃是在今年10月出臺。但一直到今天,國標依然還在審核中。然而在9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呼吁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禁止所有非煙草味的電子煙,從而避免青少年使用。這項指令直接指向了美國電子煙頭號玩家juul,這家估值380億美元的電子煙創業公司,面臨的最大指控就是引誘青少年吸煙。多位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美國傳導過來的負面消息,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國標的出臺,也推動了這次通告的出現。有電子煙創業者認為,在政策背后,杜絕未成年人使用是一方面,煙草行業錯綜復雜的利益關聯是另一方面。即便是每年納稅一萬億的中國煙草,也只能在線下渠道售賣。但電子煙將銷售渠道鋪到了線上,這除了無法避免未成年人購買,還是在和傳統煙草搶生意。截至發稿前,目前市面主流的電子煙品牌,幾乎都已經公開表態配合,而且口徑出奇的一致。“全力配合”、“堅決擁護”、“堅決執行”是各品牌聲明中的高頻詞匯。大部分品牌都站在行業和社會發展的高度,表示要嚴格自律,保護未成年人。有品牌還在聲明中表示“感到非常欣喜”、“感到高興”。有意思的是,在通告發布的前幾個小時,羅永浩還在微博為小野即將推出的新品站臺,并貼上了雙十一預售的網頁鏈接。通告發布后不久,悅刻的官網無法打開。悅刻方面回應燃財經稱:網站在根據新規進行調整,嚴格執行新規,撤銷鏈接電商的頁面。隨后,悅刻官網已恢復正常。但是各大電商平臺反應不一。目前,蘇寧和國美的電商平臺已經搜索不到電子煙產品,但截至今天上午7時,天貓和京東依然可以正常瀏覽購買。有從業人士質疑該通告的法律效力。有觀點認為,該通告存在以下幾個疑點:一是發布主體存疑,這并非國務院或工信部的文件;二是文中表述用的是“敦促”而不是“依法禁止”;三是沒有處罰措施,缺乏具體的執法依據。對此,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長青律師對燃財經表示,這個通告屬于“部門規范性文件”,規范性文件的名稱一般稱辦法、規定、決定、細則、通告等,其效力雖然不能完全等同于行政法規,但只要不與上位法的規定相抵觸,其效力應當高于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李長青律師同時認為,由于通告多為宣示或號召性條款,沒有列明具體的規范措施和懲罰方式,實際執行效果尚存疑問,這意味著,目前的通告更多起到政策指引和警示作用。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會長張建樞對燃財經表示,去年的通告并沒有落實,應該需要具體的法則,上升到立法的程度,至少是部門規章,另外要有罰則。多位電子煙創業者稱,無論如何,通告禁掉電子煙的線上渠道,都會對電子煙行業造成一定沖擊。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細則出臺,但必然會引發政策的連鎖反應。至于是否要關閉在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他們表示“還在觀望,要等通知”。“對行業的直接影響不大,但是會影響消費者的心理,愿意冒險嘗試電子煙的人會減少。”一位電子煙品牌創始人說。即將到來的雙十一,本將是電子煙行業的第一次集中會戰。有電子煙品牌對燃財經稱,早在一個多月前,就有淘寶的相關負責人找過來,提前告知其今年雙十一的相關政策,以便在投放上優先安排。刷單是電子煙行業的普遍現象。有電子煙創業者對燃財經透露,目前的電子煙行業,電商刷單是“日常操作”,一筆真訂單,會搭配兩筆假訂單。此前的618,就存在大量的刷單行為。但根據目前的形勢,今年雙十一的電子煙,不僅是電商平臺的銷量,就連刷單產業鏈,都“徹底涼涼了”。一位業內人士對燃財經稱,國家對電子煙線上渠道的管控是必然的,這次的通告只是一次預熱。“電商不讓賣了,預計11月底到12中旬會出文執行下架。另外,便利店和煙草專賣店,也不能賣電子煙了。”另一種說法是,未來煙草局將會加大對尼古丁的管控,通過實行牌照制,控制尼古丁的統一生產、流通以及煙油制作。無論如何,未來對國內電子煙行業的管控是不可避免的。從目前來看,如果線上渠道被禁,那么線下渠道和出海將至關重要。天風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蔣夢晗認為,電子煙行業線上目前占比1/4,對于國內上百家品牌商來說,線上未來只能考慮賣不含尼古丁的產品。煙草局出臺批文,電子煙監管類煙草化,大概率由中煙監管,線下渠道競爭更激烈。過去煙草禁止在網上進行售賣,用戶的電子煙線上購買習慣未養成,另外電商平臺流量價格貴,使得電子煙公司都將重點放在了線下渠道。電子煙品牌早已在線下打起了渠道戰。通過代理分銷,借助大型快消品渠道,電子煙品牌已經將產品鋪設到了煙民出現頻率較高的線下場景。夜店、酒吧、超市、便利店等場所,都是目前動銷較好的線下渠道。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流行的電子煙專賣店,是目前各品牌正在推行的渠道布局。由于加盟開業成本低、能夠現場體驗、售后服務有保障,專賣店一時成為風潮。對加盟專賣店進行開業補貼,是電子煙行業的慣例。電子煙品牌都在用時間換空間,砸錢搶市場,跑到行業頭部以獲得政策傾斜。對于在線下渠道布局較深、有門店資源的電子煙品牌而言,目前的政策并不會對其造成太大影響,反而容易在競爭中形成優勢。“這下翻身做主人了,有店的是爹了。”某電子煙品牌的省級代理說。在這一波電子煙品牌興起之前,國內的電子煙產業以代工出口為主。有數據顯示,全球95%的電子煙,都是中國深圳生產。國內電子煙生產出口的產業鏈非常成熟。如果將市場轉向海外,也是另一條出路。據悉,悅刻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出海,產品已經進入全球43個國家,海外收入占比達到23%。對于一些電子煙品牌而言,這次的通告是一次行業地震,但對于國內的電子煙行業而言,這或許僅僅是開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