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區塊鏈時代來臨,就像20年前的互聯網革命一樣,那該如何參與?如何在區塊鏈時代分一杯羹?
加入創業團隊,但如果沒找到呢?
通過參與數字貨幣確實是非常好的方法。有人就會問,會有牛市嗎?牛市來臨,是不是先買這后買這個,可以投資收益最大。
下文分析:如何尋找確保收益為正的條件,同時也能享受區塊鏈革命帶來的巨大潛力的問題。
一、“不確定性”
(一)市場上的不確定性現象
(部分案例引用本人10月15日在公眾號“beyondblockchain”發表的《為什么你預測市場,卻總是失敗|原來是這樣》)
為什么你每每覺得大佬的發言很有道理的時候,可當你總結他們的發言的時候,市場總是有著無限可能,總是得出如下圖的規律。

其實幾乎無論什么時候,市場都會有不同的聲音,當前的市場更是這樣(那還是BTC跌破8000的時候)。難道每次大佬的發言,你都要得出這樣“明朗”的走勢圖嗎,我們分析一下。
市場上大佬的發言是這樣的:
首先,熊市的判斷邏輯
BTC反彈高點越來越低,直到目前的8000多點,熊市市場依然非常明顯,依然會繼續下跌。另外一種是,30日均線往下走,BTC甚至還會跌掉1/3或者1/2。
接著,震蕩市的判斷邏輯
之前是圍繞9000-11000震蕩,現在是圍繞著7700-8600震蕩,之后再選擇方向。
還有,非牛非熊的判斷邏輯
(吳忌寒)下次減半未必引爆牛市,因為牛熊周期都縮短了。
當然,還有牛市的判斷邏輯
無論現在怎么樣,減半時點一定漲上去。
你聽完,一定手足無措,原來的堅定信念也開始動搖。每位大佬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底信哪個?
但你一旦仔細思考,你就會發現他們分析的條件有如下問題:
上述熊市和震蕩的判斷是基于過去4個月BTC的走勢判斷的,視野的長度是不是過于短了點。(居然11天的時間就驗證了,短期的技術分析居然扛不過兩周)
大神(吳忌寒)的視野很長,觀察了牛熊周期,起碼觀察了兩個周期,才可以做對比。但大神的觀察居然不對,實際上,牛市的周期并沒有拉長,熊市的周期才被拉長了。(見《BTC的“覺醒”離財富自由最近的歷史時點》)
當然減半一定上漲,也過于牽強,豈不是每次減半都能引爆牛市。“張家里的一首船”說過,最近一次的減半周期,應該是未來所有減半周期中漲幅最大的一次了,剩下唯一一次還有可能10倍漲幅的減半周期了,再以后的減半周期3倍、2倍、1倍就很不錯了,當然基本面的支撐是外部資金進場的保證,單一的減半利好是不足以支撐的。

(二)阿爾欽的“不確定性”理論
市場而言,是不確定性的,卻又朝著大概率的方向奔跑。但關鍵的是大部分人不知道概率分布,甚至不確定自己投資偏好,討論“投資收益最大化”本身就毫無意義。所以可惜的是,人們本就不應該討論“投資收益最大化”,而是要去探討“收益為正”最有利自身的條件,為什么呢?
阿爾欽在他1950年發表的論文《不確定性、演化與經濟理論》提出:“面對包含多變量的復雜問題時,即便最優選擇是明確的,人類也無能為力。”
“當預見是不確定的時候,‘利潤最大化’作為某一具體行動的指導就毫無意義。”所以人們在邏輯上不可能求得最大化,人類只是在爭取存活、商業上獲取正的利潤而已,而非最大化。[i]
在面對不確定的環境的時候,我們要討論誰活下來了,或者什么樣的投資方法活下來了。
具體的講,市場有很多潛在漲跌概率分布,每個人都有投資偏好,最后誰留下來了。用阿爾欽的話說:經濟學關心的是存活的條件,偶然性也是成功的一條路徑,但這不意味著選擇的隨機或者無方向,而是推斷出提高生存幾率或利潤為正的最有利條件。
如何推斷出“提高生存幾率或利潤為正”的最有利條件呢?什么樣條件的投資者真正活下來了,什么樣條件的投資者消失在人群之中。
(三)真正存活的客觀條件
市場不確定性是最迷茫的地方、其實也是迷人的地方,資產管理關鍵的是把每次投資的正確概率提高,表明我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別人只有10%的概率,但我起碼有50%的概率。
市場肯定不是單因素分析,分析“市場篩選后的結果”,推出大佬存活的真正有利條件。得出如下幾個方面:
1、剖析事物的本質(基本面為主);
2、參考長周期歷史;
3、價值分析;
4、不用高杠桿(用錯一次就死,如5倍杠桿,反向漲跌20%就死)。
基本面決定了各市場間資金的流向,歷史周期給未來走勢提供了參照,價值提供了價格回歸的基礎。下文總結出“創新、歷史周期和價值分析”。
二、創新、歷史周期與價值理論
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也是商業體系、新市場拓展的創新。按照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創新往往是破壞式創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是“不斷突破舊的、不斷創造新的結構”的過程,包括五個方面:引進新產品;引用新技術;開辟新市場;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實現企業的新組織。[ii]

(一)須基于創新的觀察
基本面方面,包括技術和產業創新、市場空間、政策等等,是最能影響主流投資者認知的、也是決定全球市場資金的流向最重要的基礎,是決定他們的資金是進來還是離開。這中間,歸根結底是創新的力量。
市場空間拓展也是創新的一種,只有一場又一場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才會不斷吸引資本加入,慢慢地,監管機構透過迷霧看到政策了方向。
(1)區塊鏈開始與資本市場親密接觸(可以理解為資本的新供應來源)
“嘉楠耘智”美國上市即將落地,“火幣控股”上市主體更名。與傳統資本市場從“有隔閡”到“走一起”,是對行業的巨大利好,更大資金入場,使得該行業的韌性加強,相對來說不容易倒閉了。比如嘉楠耘智擴大生產的時候,不用奔波去銀行貸款或者私募,增發股份就行,讓礦機生產持續穩定,肯定利好礦業。
(2)Libra推出繼續遇阻(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區塊鏈的靈魂,Libra旨在構建60億人跨境支付的革命,一聽就牛的一塌糊涂,他采用部分區塊鏈技術,構建新的商業模型,是場革命)
Libra遇到最多的是監管的問題,眾議院和參議院對Libra反洗錢和金融的穩定,提出了極高的質疑和要求,Facebook目前似乎難以應對。其實MasterCard、VISA等金融機構退出,更多的是合規問題,或者背后的利益沖突。
Libra更像是發起世界貨幣的信號,是一枚旗幟,是跨境支付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向。如果能順利推出,肯定是對行業重大利好,但對部分幣也是巨大打擊,比如XRP、甚至USDT。但即使當前推出不了,未來還是有很多遐想,類似Libra貨幣的發行必將是歷史趨勢。
(可以說Libra一手倒逼中國區塊鏈政策改革,Facebook每次面見參、眾議院,中國官方的信息就特別多,上次是央行表示即將要發行數字貨幣,這次是最高領導人表示要加快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
(3)牛市需要一場一場的技術革命
跨鏈技術,是構建區塊鏈底層資產的交互的基礎,你理解為IOS系統吧;DEFI也是如此,傳統的P2P貸款,你壓根不知道自己的錢去哪里,當然傳統銀行存貸款也是如此。總體而言,一場場技術革命才是明年行情的催化劑。
聯盟鏈最大的應用還是基于供應鏈領域,可見文章《如何理解區塊鏈對金融業的影響(供應鏈金融為例)》。但聯盟鏈的革命性和上述公鏈的革命性還是相差甚遠。
BTC全網算力一直在波動中穩步增加的,BTC區塊交易次數也比較平穩。這幾個數據相對穩定就行,對預測市場沒那么重要。ETH的運營指標也是如此,重點看明年POS的落地,這將是POS機制最大的試驗項目。
(二)須基于歷史周期的觀察
同樣,熊彼特的《經濟發展理論》總結了三種經濟周期理論,一是“長達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長周期;二是“10年的尤格拉資本主義周期”的中波;三是“40個月的基欽周期”的短波。熊比特說,除了“長波”,很難就“中波”或者“短波”做出推斷,中短周期往往受某一種工業或者生產技術的發展推動的。
經典的理論幫我們總結,周期最好看長一點,某種技術或者工業的推動也至少看短周期,短周期是3年。如果但所謂的技術分析,往往只看前一兩天的漲跌,最多看半年的月線,很容易遮天蔽日。
(1)BTC不繼續下跌,是市場穩定的基石。
從BTC歷史周期來說,BTC減半前一年的劇烈上漲都會有較強調整,但從高點回落的調整幅度從沒有達到50%的。從這一點來說,BTC跌破7000的概率很小了。(再一次驗證了,但歷史周期就那么神奇,跌幅就不超過50%;雖然突然來自基本面的支持,但一夜40%的漲幅,也夠說明,跌的夠多了)
第二呢,減半前一年的調整周期一般都很長,往往在減半前幾個月會回到之前的高點。(見《BTC的“覺醒”離財富自由最近的歷史時點》)
(2)主流幣回到牛市起點,沒理由再創新低
首先,XRP、TRX均來到歷史底部、中間甚至擊穿去年年底的底部,但當前引起強烈反彈。雖然不能說是上漲的預兆,但起碼不是繼續下跌的信號。
另外ETH、LTC、EOS調整幅度也非常之大(三者幅度差異大是因為基本面差異非常大,后續文章會說明),其中EOS、LTC均回到了3月份的價格,那時BTC還在3000多美金的時候,可以說那個時候是主流幣牛市的起點。
在震蕩市的格局下,BTC不跌,其他幣再下跌絕無可能了。除非BTC再跌破7000,主流幣才有可能試探去年12月的低點,注意去年12月的低點維持了非常短的時間,就被迅速拉了起來。
所以,即使主流幣再下跌,下跌深度已被牢牢鎖死,最多30%。(都是兩周前的分析,期間還就跌了7-10%,驗證了沒理由創新低,向上的空間卻是非常大)
(三)須基于價值分析的判斷
(1)平臺幣價值凸顯,趨勢抬頭
平臺幣開始強勢抬頭,完全是因為價值凸顯。
平臺幣是變相的股票分紅模型,是最好用價值模型度量的。(見《一條公式解釋:抄底HT》)
我是不建議等到季度銷毀數據,你光看BTC交易量就知道銷毀數據不會差了,交易量從根本上決定了銷毀量。(中間市場再怎么下跌,HT就跌不破3甚至3.1,市場一有聲響,立刻漲回到3.5美金)
三、總結如下
所有如上市場判斷基于基本面(創新)、歷史周期、價值分析等客觀數據和分析給出的。并不是“感覺”,也不是純短期的技術分析。
(一)如上的客觀信息總結如下
1、市場底部基本構建完畢,再創新低的概率很小,如BTC再跌破7000美金概率很小。
2、市場按照歷史周期,應該會繼續震蕩,最晚會震蕩到明年2月份。最晚到明年3、4月份BTC會回到1.3-1.4W。
3、靜靜等待技術創新的發酵,觀察是否引入大額資金的入場。
上述分析,都闡述一個事情:“市場鎖定了底部下跌風險。繼續下跌概率有,但深跌的概率非常小。最晚在明年3月上漲”。(這些都是兩周前的總結,如今基本面的恢復,市場應該提前上漲)
一年抓住一兩個幣行情的轉折點,比什么都重要,因為你可能賺的盆滿缽滿。比如今年BTC的1.4W美金高點,比如HT的3美金低點。
上述所有分析都是鎖定底部的分析,其實我們要的是上漲潛力,這里最最重要的是一場場創新革命。
[i]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Amen A. Alchian .Th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0
[ii]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