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蠻不講理的人,本質不是無知就是無恥
2019-10-30 10:14
來源:
wudaokou-supplychain

不講道理的人13個邏輯謬誤,你躲得過嗎?
謬誤一:人身攻擊

比如:
? “我覺得陳凱歌特裝,所以我不看他電影。”
? “這個人是反復無常的小人,你怎么能支持他的觀點?”
謬誤二:暈輪效應

比如:
? “這是一位有愛心的女士,她有決心、信心和勇氣,支持環保事業,為這位女士投一票就是為和平投票。”
? 《如果沒有汪峰,大陸樂壇盡失半壁江山》(且請汪粉勿噴)。
——此文用盡了魅力、完美、升華等模糊詞匯,以情緒化的力量讓你相信汪峰確實占領了大陸樂壇半壁江山。
但看完某報針對此發的評論《汪峰憑什么說自己是“樂壇半壁江山”》后,會發現,那篇暈輪文章缺少了個前提——即在商業角度,汪峰確實占領了半壁江山,但從人格塑造上來說,他并沒有。
ps:想想那些煽動者的演說,是不是這樣。比如,希特勒。但很多人會因暈輪效應而上鉤。
謬誤三:滑坡推理

比如:
? “如果一個提倡健康飲食的人在電視上發表了很荒唐的飲食理論來騙人,那健康飲食肯定就是騙人的,于是我們可以每天暴飲暴食。”
? 在第一財經日報創始人秦朔宣布離職時,吳曉波斷定如果沒有秦朔,商業界就一定沒有監督者了。如此滑坡謬誤,將許多媒體與媒體人成為秦朔身后的省略號。
——雖說這是吳曉波一家之言,但作為不少知識青年的“偶像”的他,在其公眾號推此文,這滑坡謬誤不可小覷。
謬誤四:妄求完美

比如:
? “如果你的軟件還存在bug,就不能推向市場。”
? “高考體制存在問題,應該取消高考。”
謬誤五:移花接木

比如:
? “我們支持社區街區制,因為民意調查顯示一致贊成。”
——民意被偷換概念,因為這個民意調查的對象未必是我們。
? “設置女性停車位就是在歧視女性。”
——這里偷換了歧視一詞的概念,歧視指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他人或限制他人自由,設置女性停車位并沒有限制女性對普通車位的使用,只是讓女性多了一種選擇,并沒有歧視。

謬誤六:訴諸公眾

比如:
? “群眾支持貪官要判處死刑,所以貪官要判處死刑。”
——請問,群眾是誰?
? “小三該判處死刑,因為根據對已婚婦女的調查,她們都支持死刑。”
謬誤七:訴諸權威

比如:
? “專家說,房價高背后的推手都是丈母娘。”
? “發改委專家說,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有助于經濟發展。”
謬誤八:砍稻草人

比如:
? 小明:“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
——小紅:“想不到你這么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
? 張三:“產前應該做個B超檢查。”
——李四:“我反對,這些醫生是想殺死有缺陷的生命。”
謬誤九:兩難困境

比如:
?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 生活中,你是否會遇到這樣吵架的場景:
妻子:“今天你去接孩子,我要加班。”
丈夫:“不行啊,我今天學校要給學生補課。”
妻子:“到底孩子重要,還是學生重要?”
……*&&%**¥#
——這里,妻子制造了“兩難困境”,既然兩人都因公事接不了孩子,可以拜托第三方。

謬誤十:一廂情愿

比如:
? “要是我考上的是A大學,而不是B大學,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
? “今天不可能是周四,我還沒準備發言的PPT呢。”
謬誤十一:命名解釋

比如:
? “你媽媽為什么脾氣不好?她肯定更年期到了。”
? “這個官員為什么自殺?他肯定得抑郁癥了。”
謬誤十二:偷梁換柱

比如:
? “我不明白為什么大家要覺得日本的政治體制比我們好?看最近20年的經濟發展,我們在前進,他們在后退。”
——從分析政治體制轉移到了經濟發展。
謬誤十三:訴諸感情

比如:
? “你為什么要吃狗肉,小狗是人類的朋友,你能吃你朋友嗎?”
? “不轉不是中國人!”、“不支持中國足球就是不愛國!”
——許多網絡民粹主義者很喜歡使用道德情感范疇的詞匯,是這一思維謬誤的典型例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