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賢棟:我們覺得最大的擔憂是擔憂本身,最大的風險是失去機會的風險。

事實上,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婦女、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在數字時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服務。
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大約一半的在線創業者是女性,這一比例高于離線創業者。電子商務使女性企業家能夠在家創業,工作時間靈活。在網商銀行服務的客戶中,女性中小企業主占40%。貴州是中國最偏遠的地區之一,受過適當電腦培訓的婦女可以得到 “人工智能培育者”的新型工作。
數字技術也使殘疾人受益。2016年,阿里巴巴平臺有16萬家殘疾人網店,銷售額約20億美元。超過90%的銷售額來自那些只受過高中教育的賣家。600萬視障人士可以通過屏幕閱讀技術享受移動支付和數字普惠服務。
至于老年人,網上互助服務產品“相互寶”,還為中國60歲至70歲的老年人設計產品,以為他們提供重疾的保障。
數字經濟的未來,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分享不斷增長的技術紅利。
隨著數據技術的發展,全球范圍內也出現了一些擔憂,涉及隱私權、專利保護,乃至國家安全等,作為聯合國數字金融可持續發展小組的顧問,您認為企業及其他各界應如何應對上述擔憂?
井賢棟:數字化轉型不會自動或立即發生,相反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需要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建立更有效的伙伴關系。并非所有的實驗都是成功的,政府和監管者需要保持警惕,但不要過分規避風險,以至于創新被阻滯。

中國的經驗表明,這種伙伴關系已經奏效,公共部門在鼓勵創新,同時密切關注弊端和脆弱性之間取得了合理性平衡。
正如我早些時候所說,這種轉變可能是坎坷的,伴隨著對道德倫理、個人隱私、金融風險等問題的擔憂。但我們應該正視恐懼,努力防范風險,把現實和不現實的焦慮區分開來。
不要在擔憂中錯失未來,與其擔憂,不如擔當與行動起來。每個人只有成為數字經濟的參與者,才會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您認為數據技術以及科技企業該如何為應對發展不平等出力呢?
井賢棟:中國有句話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要做的是立即行動起來,不要在擔憂中丟掉未來。我們相信“獨行快,眾行遠”,所以關鍵是直面挑戰,聯手擔當。我們每年來參加聯大,目的是分享自己的一點經驗,是為了尋找同路人。
我們希望更多的伙伴加入,所以我們構建了100%開放的平臺,輸出技術和經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向很多伙伴輸出技術,比如在印度,當地版“支付寶”Paytm的用戶數從2000多萬,發展到如今全球第四大電子錢包;如今在印度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屬于當地人的藍色二維碼,在印度也有像中國一樣隨處可見的碼商,這樣的小微商家數量超過了700萬,移動支付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在巴基斯坦,我們的合作伙伴Easypaisa參考螞蟻的”310”模式,開發出自己的“數字納米貸”,目前已經有幾十萬巴基斯坦人體驗到,只需幾分鐘幾步驟,即可完成后臺自動的信用評估和貸款發放,而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再次祝賀螞蟻森林此次獲得聯合國環保領域的兩個最高榮譽大獎,能否為我們回顧一下螞蟻森林誕生時的情況,以及您對螞蟻森林的未來有何期待?
井賢棟:螞蟻森林兩次獲獎是對中國數字科技推動綠色發展探索的肯定和激勵。3年前,支付寶上線了“螞蟻森林”,將人們對環境和自然的關注,變成每日踐行的綠色生活。如,通過公共交通去減少碳排放,獲得綠色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在沙漠種下一棵真實的樹,已有5億用戶參與,種下1.2億棵樹。

現在螞蟻森林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環境保護平臺,不僅在防治荒漠化,也在探索生態扶貧,促進就業,讓當地農民的收入更多來源于青山綠水。
同時,螞蟻森林走出了中國,菲律賓上線GCash森林2個月來,100萬用戶加入了當地的綠色行動。
螞蟻森林的發展說明,技術和開放平臺可以促進可持續行為的“數字化”,激發人們的行為改變,帶動更多的企業、私營機構和個人參與。這份榮譽屬于5億用戶,屬于螞蟻森林的生態伙伴。
未來3年,螞蟻森林的目標是帶動全球10億人參與低碳行動。
今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數字金融技術”、“減少不平等”成為各國熱議的話題。聯合國數字金融促進可持續發展小組成員、阿里巴巴合伙人、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經驗,并向全球建言:行動才能帶來改變,不要在擔憂中錯失未來。如何利用數字金融技術為全球發展提供新動力,也成為聯合國未來將要研究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