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為名、行傳銷和詐騙之實的項目正越來越多。
最近幾個月,一個名為M鏈(Mchain)的項目活躍在微信、QQ、微博、貼吧等各個社交渠道。根據官方介紹,“M鏈是由美國開發團隊開發的一款面向游戲產業的公有區塊鏈系統”,旨在打造“一個立足于游戲產業的去中心化公用社區”。
不過,記者發現,在M鏈的各個社群里,沒有人討論項目本身,大家似乎對M鏈基于以太坊ERC20發行的代幣Mchain更感興趣。以挖礦的名義,M鏈的推廣者向新入局者許下了美好的承諾——投資6000元,一年賺回16800元;投資18000元,一年賺回58860元;投資180000元,一年賺回635100元。
在動輒200%回報率的誘惑下,加入M鏈的人越來越多。社群講課、線下峰會、朋友圈炫富,M鏈的擁躉們玩得熱熱鬧鬧。而其目的,不過是以區塊鏈挖礦的名義發展下線,并從中變相抽成。
如果你混幣圈,基本上你應該對M鏈有些印象,或者聽過,或者在群里看到過刷屏,或者在網上看過一些帖子或者廣告之類的。我在后臺已經收到不小于10個人讓我分析一下它。之前簡單搜了一下,覺得很符合傳銷幣的特征,但沒仔細分析,仔細分析后,幾乎就是一個傳銷幣的模板!
從M鏈的刷屏行為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不是很嚴謹的結論:刷屏的幣不一定是傳銷幣,但傳銷幣基本都會刷屏。
這個并不嚴謹,但有一點的道理,因為傳銷本質就是拉人頭,先從身邊的朋友拉起,然后逐步向外擴散,現在社交網絡那么發達,他們必然會通過社交網絡進行推廣傳播的,就容易刷屏。
記者通過臥底、采訪、資料搜尋等多種手段,發現了M鏈的諸多疑點。比如,M鏈的運作模式與傳銷高度相似、M鏈宣稱的在線賭博應用場景系冒名偽造、M鏈登錄的交易所極其非主流、M鏈的核心團隊神秘且不太具備公鏈開發能力……此外,M鏈一直在以租賃礦機為名向新手收費,但其既沒有公鏈也沒有應用場景,是典型的“偽挖礦”。
最令人震驚的是,M鏈其實是由臭名昭著的礦工經典幣(MCC)改名而來,而MCC此前已被多個媒體質疑是“傳銷幣”。
一個包裝不太高明的項目,為何還能在民間大行其道?那些不斷進場為M鏈“喊單”的人,是被區塊鏈的概念蒙蔽了雙眼,還是受暴利和貪欲驅使成為了騙局的幫兇?
投資回報率最高252%,發展下線可拿提成
近日,多位讀者向記者爆料,他們身邊的人迷上了一個名為M鏈的區塊鏈項目,宣稱“投資1萬8,賺回5萬8”。
根據此線索,筆者在“百度Mchain貼吧”認識了一位M鏈的“投資者”小程(化名),并被拉入了一個叫做“2018聚焦Mchain”的微信群中。
小程向筆者發來一份M鏈的“白皮書”和“簡介”,以及M鏈的官網網址mchain.cloud。根據這些資料的介紹,M鏈是由美國開發團隊開發的一款面向游戲產業的公有區塊鏈系統,是基于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和IPFS星際文件系統打造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空間和結算系統。恒定發行2100萬枚,初始釋放流通量630萬枚。目前公鏈正在開發中,預計年底上線,現有流通為ETH ERC20代幣。

筆者向小程表示“看不懂白皮書”后,小程發來一張“收益圖”,并解釋:可以花費1.8萬元購買一年的“合約算力”進行挖礦,每臺礦機每天產幣2.68個,產出后可以在交易所出售或者直接賣給上家,預計一年的收入超過5.8萬元,凈利潤超過4萬元。
筆者在另一份文件里發現,除了投資1.8萬元、收回5.8萬元(回報率227%)之外,還可以選擇投資6000元、收回1.6萬元(回報率180%),以及投資18萬元、收回63萬元(回報率252%)。小程還向筆者表示,“想投多少都行”、“沒有上限”、“看你的財力”。
當筆者詢問這些錢最終流向哪里之時,小程表示:“M鏈是真正的數字貨幣,沒有莊家。錢是打給你的推薦人,由你的推薦人幫你去收幣,收幣的過程中又把錢轉給賣幣的其他玩家手上,所以整個交易過程是在玩家與玩家之間。”
對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師指出,錢最終都會流向“莊家”,礦機只是一個幌子,甚至根本不存在。

小程還稱,成為礦工后筆者便擁有“礦機代理權”,每推銷出一臺礦機,將“直接收到38個幣”的獎勵。也就是說,拉一個人可以提成2200多元,拉人超過10個以后,每個提成將變成3600多元。
多位業內人士和法律專家告訴記者,以挖礦的名義收入會費、承諾超高回報、鼓勵發展下線、并根據業績返利,與傳銷模式高度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鏈“流行”不久,資金鏈條還沒有出現大問題,但隨著時間推移,高達200%的回報率終將迎來“觸地”一刻,屆時,暴利的謊言將不攻自破。
內部人士爆料:
Mchain不斷更改自己的名字,從Mcc礦工幣到Mchain(M鏈),現在又改名Sinoc,這個項目白皮書造假,參加硅谷創業節造假,打著能挖ipfs系統下代幣的旗號行傳銷詐騙之實,之前的垃圾實體礦機,據內部人士透露,項目方已經斂財2億人民幣之多!這個只有拉人頭才能賺錢維系的項目,對接自己搭建的冒牌奧們銀河毒波網站,花萬八千就能上納斯達克的廣告屏,花幾千塊就能讓國外的幾百家媒體報道,Mchain公關團隊自己創建的微信公眾號全部被封,仍然不斷編造虛假的利好消息騙韭菜入坑。
所謂的國際交易所全是野雞交易所,給錢就能上,這個項目的網站程序是蘇州一家網絡公司制作,實體礦機是香港一家三無公司生產,幾個主要帶頭人現在瘋狂拉人賺錢,他們的豪宅豪車全是韭菜的血淚換得,經偵人員已經取得確鑿證據。
Mchain在Github上公布的所謂源碼只是以太坊早就公開的一些公開庫而已,僅僅復制拷貝而已,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稍微懂點技術的朋友就可以在以太坊發行自己的代幣,Mchain只是用以太坊發了一個總量2100萬的代幣而已,所謂的合約算力平臺和區塊鏈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是一個數字積分罷了,合約平臺提幣充幣都是項目方人工審核,然后再從他們的錢包里轉到玩家錢包里。
改名后的Sinoc也是一樣的套路,估計是扒皮信息太多,不得已改名避避風頭,繼續行騙。香港比卡科技有限公司,子虛烏有的公司,(天眼查可以查)這兩天瞬間刷屏,和M鏈原來的宣傳方式一模一樣。
項目疑點重重,宣傳漏洞百出
除了模式高度類似傳銷之外,記者還發現,M鏈有不少其他的“黑點”。
團隊神秘且公鏈開發能力存疑
M鏈官網沒有公布實體公司名稱和地址,只有郵箱和Telegram群。筆者向其所留郵箱發送郵件,被退信并反饋“收件人域名可能不存在”;筆者在Telegram搜索其所留地址,也沒有任何結果。
筆者通過whois查詢mchain.cloud域名,結果顯示,其歸屬于一家名為Wriva Properties的公司,公司注冊地在美國,致力于住宅建設業務,運營近一年,年收入約為14萬美元。內華達州政府網站顯示,Wriva Properties登記在冊的兩名經理人為WEI WU與Jose Enrique Hasemann,疑似為Mchain白皮書中的團隊成員WEI Wu、Jose Hasemann。
一個住宅建設企業為何毫無征兆跑來研發一個區塊鏈項目?問題令人費解。
在Mchain官網列出了6位創世團隊及社群管委會成員,但列出的介紹信息少且含義模糊,在任職經歷、教育經歷等重要信息披露上存在不足。如:WEI WU,曾供職于亞馬遜云服務,某不具名大學“科技管理碩士研究生”;Chris Noman的簡介僅有前端工程師等字樣;擔任團隊發展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顧問一職的Letica Riva,僅有“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做注腳,并未標明學校。
一位區塊鏈行業的創業者看了M鏈的團隊成員列表后,向記者表示:“他們根本不具備公鏈開發能力!”
筆者通過Linkin、Facebook找到了M鏈的4位成員/前成員,并發出采訪請求,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多位M鏈的參與者也向筆者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M鏈的老大是誰,只知道朋友圈里有一些“大佬”經常曬圖稱自己做M鏈賺了幾十萬或幾百萬。
2.線上賭博網站系冒名偽造
M鏈自稱是游戲公鏈,在與多個在線游戲對接中,其中已有的應用場景是“澳門銀河在線游戲”。
筆者打開M鏈推廣者提供的網址,顯示這是一個由“知名在線博彩公司澳門銀河集團直營的網站”,網站右下角有“Mchain幣支付”的小廣告。
這個網站的存在讓M鏈看起來不像一個什么都沒有的“空氣幣”,不過事實并非如此。
在“澳門銀河”的官網上,有一則《提防偽冒網站行騙及電話詐騙》的提示,內容顯示:“我們關注到有非法及未經授權的網上博彩及投注網站,盜用本集團的酒店或渡假城的名稱、商標、圖片及客戶服務專線誤導或欺騙大眾。”“銀河娛樂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均沒有跟任何網上博彩及投注網站存在從屬關系,亦未曾委派任何網站、公司或個人,代表本集團進行或推廣任何形式的網上博彩及投注活動。”
筆者致電澳門銀河,客服表示:“所有宣稱澳門銀河集團直營的賭博網站都是冒名偽造。”
3.所登錄交易所極其非主流
為了證明自己有流通性,M鏈宣稱已登錄加拿大幣幣網、幣加交易所、新加坡幣虎三個數字貨幣交易所。
筆者咨詢了多位數字貨幣行業人士,對方均表示沒有聽說過這些交易所。
在幣幣網上,僅有6種不知名的虛擬貨幣在流通,Mchain過去24小時交易量為0。幣加交易所、新加坡幣虎則無法登錄。
筆者從以太坊查詢發現,大約98.5%的Mchain都集中在前8個地址里,控盤跡象明顯。
4.代幣挖礦存疑
Mchain是一個基于以太坊ERC20發行的代幣,在沒有自身公鏈和應用場景的前提下無法挖礦。
起初,挖礦和公鏈深度綁定;后來,挖礦一詞慢慢被定義為各種“獲取代幣的手段”。盡管如此,對于沒有公布任何技術進展、沒有自身公鏈和應用場景的M鏈來說,挖礦幾乎是一個編造出來的謊言。
M鏈在宣傳中稱,已與美國最大的IPFS礦機研發廠家sinoc達成戰略合作,推出了實體礦機。不過,這個公司在互聯網上的信息極度匱乏。多位行業人士向筆者表示,從來沒聽過這個“美國最大的IPFS礦機”。
5.其他疑點
M鏈宣稱其登錄了美國納斯達克大屏播放廣告,一位廣告代理商告訴筆者,這只需要花費數千元。
M鏈宣稱和數字貨幣錢包imtoken達成合作,事實是所有基于以太坊ERC20的代幣都可以在imtoken自由存放。
此外,M鏈的宣傳者還自行“創造”了一些使用場景,比如可以在取款機取款、酒店消費等等。余杭公安還曾在5月曝光過M鏈推廣者用Mchain倒賣門票的案例。
由臭名昭著的MCC更名而來
一位M鏈的投資者告訴記者:M鏈系礦工經典幣(MCC)更名而來。
筆者查詢發現,MCC當時的宣傳資料和如今的M鏈如出一轍,基本確認是由同一支幕后團隊操作。
對于MCC,傳銷質疑已久。區塊鏈門戶網站BT110發布的一份《盤點2018年上半年的那些傳銷幣》榜單里,MCC名列第二。內容稱:MCC傳銷組織人員通過以太坊區塊鏈免費生成了代幣MCC,通過精心的包裝(例如將代幣MCC上線到一些不知名的山寨交易所,虛構出銀河線上娛樂平臺以及云礦機等),引誘投資者投資,并承諾高額的回報。在投資者上鉤后,MCC傳銷組織又會通過其他手段誘導投資者發展下線。
不過,不管是MCC還是Mchain,目前都未被警方查封。
去年8月,西安警方曾經破獲了一起以“網絡虛擬貨幣”為噱頭的新型傳銷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0人,凍結涉案資金5766萬余元人民幣。該組織的運作方式是:向客戶稱可用資金購買網絡虛擬貨幣,用這種虛擬貨幣在該公司通過網上虛擬交易的形式購買“網絡礦機”,而“網絡礦機”又能繼續生產虛擬貨幣,所生產出的虛擬貨幣則可在網絡平臺交易,以獲得利潤。該組織通過網絡傳播、客戶帶客戶等形式發展下線,每發展一個下線會員租賃“礦機”,推薦人會有“礦機”租賃費用10%作為“獎勵”。
MCC、M鏈的模式與上述傳銷案件極其類似。
記者在此提醒各位讀者,要時刻警惕披著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外衣的傳銷騙局。同時,也歡迎讀者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向我們舉報更多的“問題幣”。
以下是M鏈的官方宣傳資料,供參考:
M鏈(Miner Chain, 簡稱Mchain)是一個立足于游戲產業的去中心化社區。其核心是由美國開發團隊開發的一套公有區塊鏈系統。該系統基于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和IPFS(星際文件系統)打造存儲空間和結算系統,使用Mchain作為結算代幣。
Mchain恒定發行2100萬枚,初始釋放流通量630萬枚,目前主鏈正在開發中,預計年底上線。現有流通為ETH ERC20代幣。
M鏈目前已上線幣虎全球、幣幣網等國際第三方交易所,實現了7X24小時不間斷交易,可以跟主流數字貨幣(比特幣、以太坊)實時兌換。
幣虎全球和幣幣網均被幣圈權威綜合性機構“非小號”收錄,為圈內合規交易平臺。
M鏈的技術特點:
高并發業務處理能力交易數據公開透明兼容于各游戲平臺現有IT系統高數據安全性高度靈活性及可擴展性
M鏈專案規劃:
MCHAIN專案規劃
近日,Mchain科研基金會在美國成立,Mchain研發新勢力震撼來襲!
Mchain科研基金會(英文全稱:M CHAIN TECHNOLOGY RESEARCHING AND FUNDING,INC)是一家獨立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由Mchain專案管理團隊成立。
Mchain科研基金會重點負責:
Mchain公鏈技術研發Mchain市值運營管理Mchain全球部署
將與Mchain社區共同推進Mchain項目發展。未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