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行業區塊鏈應用消息頻出。10月9日,建設銀行發布“BCTrade2.0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目前已吸引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外資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各類機構在內的40余家金融同業參與。
而就在不久前,中信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同時上線擴容升級后的區塊鏈福費廷交易(以下簡稱“BCFT”)平臺,現已有30余家銀行機構加入或明確加入意向。
相比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銀行系對區塊鏈技術一直保持著較為謹慎的態度,“重在實干,很少宣傳”。不過,隨著最近多項銀行系實干成果的展現,區塊鏈技術運用迅速升溫。未來,在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銀行系“朋友圈”不斷擴大的趨勢下,該技術對銀行業務的賦能潛力也將被持續挖掘。
區塊鏈‘分布式存儲、交易可溯、不可篡改’的特點與貿易金融應用場景高度契合。區塊鏈能有效妥善解決貿易金融業務的多項痛點。
針對交易過程中參與方多、信息交互復雜的難題,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支持多方參與交易、實現多類型信息傳輸;針對交易流程長、交易不透明的困境,區塊鏈技術則可提供共識機制、并確保交易透明;該技術交易可追溯、無法篡改的特點,解決了真實性問題以及信息容易篡改的困擾。
這些優勢讓建行搭建的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大放異彩。自該平臺第一版于去年4月上線以來,已先后開通國內信用證、福費廷、國際保理、再保理等功能,為銀行同業、非銀機構、貿易企業等三類客戶提供基于區塊鏈平臺的貿易金融服務,目前累計交易量已突破3600億元。
對于區塊鏈來說,目前正面臨著一個新的階段:概念退潮后,開始回歸技術應用本質。隨著區塊鏈通用技術的普及,產業應用的效果也開始顯現,落地應用已經從金融領域延伸到云服務、物聯網、通信、文娛等實體領域,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提出自己的區塊鏈解決方案。
幾乎所有產業場景都有降成本、提效率的需求。通過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行業本身,改變和梳理傳統行業的邏輯,有望為我們打開賦能實體經濟的一個全新窗口。
作為與區塊鏈并駕齊驅的前沿新技術,云計算正為成千上萬的用戶提供各種解決方案,上云也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云計算+區塊鏈”的融合,將會更好的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無需投入大量資金購買云儲存資源,極大壓縮成本開支。
利用自身技術研發優勢,BSC云盒以分散的節點為中心組建對等網絡。在該網絡基礎之上,利用共享云服務,徹底規避了傳統中心化服務器存在的弊病,優勢顯著超越騰訊云、阿里云等傳統云服務器提供商。
對于云盒用戶來說,既可以作為客戶端使用云服務,又可以作為服務端,貢獻自己的存儲和帶寬,同時還能獲得相關的激勵,完全能達到超高的資源利用效率和穩定的受益。
這一新方案創新性的解決了云服務痛點,創造巨大財富風口,讓不少用戶率先登上區塊鏈財富快車。而根據權威市場機構調研數據顯示,云服務規模將在未來5年內達到萬億級,極具藍海前景市場必將讓更多搶先參與者從中獲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