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神話故事的角度來談論加密貨幣,你可以將以太坊和EOS想象成圣經中的兩兄弟:一個年長,一個年輕;一個是久經沙場的將士,一個是意氣風發的新兵;表面相似,但本質上卻截然不同。
智能合約平臺在加密貨幣世界里備受矚目,市場也正在對更適合構建分布式應用程序(dApp)的平臺做出自己的選擇。人們都希望自己支持的平臺能成為加密領域創新者的主流選擇,從而成為ICO熱潮的繼承者。人們希望自己支持的平臺能夠成為未來無數dApp的基礎,而這些dApp將打破和分散一切可以想象的市場利基。

dApp平臺的目標是通過ICO使籌集資金最大化。根據CoinDesk的數據,幾乎所有這些募資都建立在以太坊的基礎上——從1年前的3.8億美元增長到近來的80億美元。
在這場角逐中,各個平臺都想成為NO.1,而不是追隨者。去年7月,EOS橫空出世,初次向以太坊發起競爭,那時,“兄弟倆”的關系看起來還很和諧。而現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權威人物已經開始挑邊站隊,有人吹捧EOS可以解決以太坊的所有問題;也有人認為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可以取代以太坊作為主流競爭幣的地位。
Charlie Shrem是少數幾個將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引入公眾視線的布道者之一,他認為,在選擇這兩種平臺作為投資目標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平臺在抵御中心化的自然趨勢的表現如何。

(圖)早期的比特幣布道者CharlieShrem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已經通過將以太坊共識算法轉換為工作量證明(PoW)和權益證明(PoS)混合的機制來抵制集權化——它允許任何人使用筆記本電腦參與共識。
另一方面,EOS正在根據股份授權證明機制DPOS(Delegated Proof ofStake)進行運作,所有利益相關方投票選出21個見證人(超級節點)來掌握所有權力。選舉是連續性的,任何見證人都可以通過投票被其他人代替。
如此看來,以太坊在抵抗中心化的方面要更勝一籌。但是,也有人擔心礦池可能會給它帶來趨于中心化的風險。從本質上講,利益相關者通過加入礦池的行為來選擇他們喜歡的礦池,對特定的礦池授予權力,這就像DPOS機制的選民投票選舉見證人一樣。
對于成功的智能合同平臺來說,另外一個關鍵特點是其抵御黑客攻擊的能力。
就這個方面而言,以太坊可以說是身經百戰,它經歷了1.5億美元規模的DAO黑客攻擊,另外,還見證了因編碼錯誤和用戶錯誤以及其它黑客攻擊而流失的3億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此類攻擊還將繼續。
以太坊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它已經歷過成千上萬次的黑客攻擊及病毒載體襲擊,一直有人在試圖擊垮以太坊。

對任何加密貨幣來說,這是演變的一部分,但是目前EOS尚未完成該試煉。
Charlie Shrem指出,“EOS更年輕,更閃耀。它可能會更好的運作,甚至讓人嘆為觀止,但是,EOS尚未經歷過這三件事情:擁有工作產品,承受數百萬人對其進行攻擊,以及大量真正富有的人嘗試對它進行控制而引發的后果。”
相比之下,比特幣和以太坊均已見證上述的三個方面,并幸存了下來。
EOS會比以太坊更好嗎?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哪個才是最有可能主導市場的智能合約平臺呢?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同時持有ETH和EOS。
無論以太坊或者EOS等平臺如何演化,當它們在爭奪Dapp平臺領域的主導地位時,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它們如何去揭示人類互動的本質。
在這個過程中,一半是科學和技術,但另一半是社會經濟學:在沒有中央控制的情況下,看人類如何行動及相互作用。

(圖)創世記13:8亞伯蘭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
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兄弟。
以太坊與EOS的關系就如同圣經中的兄弟。
也許,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