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善業,信任一直是困擾所有從業者、捐贈者與受捐者的一大難題。捐贈者、受捐者都擔心善款被人挪用;而從業者為了塑造信任,往往會付出大量成本,讓善款的利用率變低。
而
區塊鏈技術,則正好提供了以低成本塑造信任的解決方案。
在
區塊鏈技術的助力下,每一筆善款都可以向公眾公開,并進行追蹤。捐款人可以通過區塊鏈平臺追蹤自己的捐助資金是否被用在實處。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
公益慈善領域的落地,已有案例。螞蟻金服、京東、騰訊等科技巨頭在這一領域均有布局。
2016年7月,螞蟻金服開發了第一個區塊鏈公益應用——“聽障兒童重獲新聲”公益善款追蹤項目。
該項目內的每一筆善款,都可被全額追蹤,而捐贈者則可以在螞蟻區塊鏈公益平臺上,隨時查詢項目籌款情況及善款使用情況。
此外,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屬性,天生適合征信行業需要。而征信行業中包括征信機構在內的各參與方,也都可以充當
聯盟鏈中的各個節點。
2018年6月,蘇寧銀行對外曝光了其自主研發的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在這一平臺,各家
金融機構都可以將自己的黑名單數據加密存儲在區塊鏈上,并實現欺詐風險的聯防聯控。
相比傳統的征信產品,這一平臺實現了黑名單的加密公開、加密存儲,且各操作環節透明可追蹤,并可實現秒級到達。
除此之外,蘇寧銀行還表示,已經將平臺數據接入了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后者同樣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公開資料顯示,這一系統基于超級賬本開源項目深度定制開發,并由中信銀行與民生銀行聯合搭建,早在2017年即已上線。
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上線當日,便完成了一筆1億人民幣的國內信用證業務。而2018年年末,蘇寧銀行也宣布,其區塊鏈黑名單共享平臺已獲得7家金融機構接入,并具備了540萬黑名單數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