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局于去年四月將比特幣合法化,并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在政府機構完成注冊,目前已有16家交易所獲得牌照。但最近,日本的監管收緊。上月底,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金融廳(FSA)根據新修訂的基金結算法,向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幣安提出警告,因為該公司沒有在日本注冊,并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如果幣安不停止在日本的業務,FSA將提出刑事指控。無奈幣安只得選擇離開日本,在馬耳他開設辦公室。此事件引發了市場恐慌,當日比特幣下跌了3點多。日本數字貨幣市場及其監管政策的變化引人矚目,小編對此進行一些簡要的梳理,以饗幣友。

日本在世界數字貨幣領域的地位
說到虛擬貨幣,不得不言及到的國家是日本。作為西方唯一支持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日本不僅創立了全球首家數字貨幣交易所Mt. Gox,而且在去年成為首個使數字貨幣合法化的國家。據科技媒體phys.org稱,全球約有一半的比特幣交易以日元計價,日本有16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僅比特幣所有者就有200萬至300萬。可以說,日本在數字貨幣領域一直矗立潮頭、走在前列。
日本數字貨幣的發展背景及其合法化過程
為何數字貨幣交易能在日本發展的風起水生、如火如荼?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窺得一斑。
首先,日本在歷史上,有過非國家發行貨幣的流通歷史,這為日本對非國家發行貨幣的運用打下了歷史基礎。
其次,日本人比起投資和資產運用,更多的是熱衷于投機。遍布日本大街小巷的各種投機行業也對日本經濟的推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日本人對個人信息的泄漏非常敏感,使得他們對移動支付極其不信任。這種對現金的依賴性和移動支付科技發展的相對暫時落后的現狀,使得日本在數字貨幣發展上實現了返超的現實可能性。
了解了日本數字貨幣的發展背景,下面我們來看一看近三年來日本政府是如何將數字貨幣交易一步步合法化并納入監管范圍之內的。
2016年5月日本國會通過了《資金結算法》修正案(已于2017年4月1日正式實施),正式將虛擬貨幣納入了法律規制的體系內,從而成為第一個為虛擬貨幣交易所提供法律保障的國家,也正式承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為合法支付、交易手段,對加密貨幣交易及ICO持開放態度,征稅率高達15%-55%以上。
2017年7月1日,日本新版消費稅正式生效,比特幣交易正式不再需要繳納8%的消費稅。也就是說,日本政府已經批準免除數字貨幣交易稅,包括比特幣。
2017年9月,日本金融廳發布了首批得到許可的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名單。有11家交易所,成為全球范圍內首批正式獲得政府批準的虛擬貨幣交易所。
日本金融廳對數字貨幣交易合法化進程、交易所的風控措施曾讓日本一度領先。特別是在經歷了Coincheck黑客襲擊事件以后,風控更是成了日本金融廳重點檢查對象,同時如何風控也成了各大交易平臺首要解決的問題。日本交易所風控不光是系統層面,監守自盜也是重點。日本雖然也有靠炒幣為生的投機者,但是沒有中國市場瘋狂,日本的立法本質上是保護投資人的利益,比如對資產強行分別監管,中國的措施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只是方法上不一樣。比如作為日本第8號交易所的BTC Box,至今為止沒有過丑聞、事故。其負責人表示,除了24小時盯稍平臺,建立預警機制外,系統上、組織架構上的安全都考慮到了。
相信在2018年G20峰會,加密貨幣也將成為討論的熱點。對于加密貨幣的監管,也是有助于打擊洗錢犯罪活動。監管的力度,也會對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影響。不管何時:將控制風險放第一,利潤是控制好風險后應得的報酬。

日本對數字貨幣市場的監管措施及未來動向
更多數字貨幣投資者最先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的開設條件是什么。在日本開交易所,首先必須向日本金融廳申請獲得虛擬貨幣交換業的營業執照,而要想提交申請,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聘請對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法精通的律師
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法定義了開設虛擬貨幣交易所的義務和責任,包括對利用者的交易說明和信息提供。并且對交易所創辦方的資本金比例,背景等進行審核。一旦交易所出現問題,金融廳也將一并承擔責任。所以必須有對虛擬貨幣法精通的律師,在所有細節方面進行跟進。
(二)必須在日本國內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并且有專業負責人員常駐
日本金融廳在交易牌照審查期間,會隨時對申請內容進行提問和核實,還要做到隨傳隨到。金融廳在日本金融行業的地位非常高,日本的金融機構(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等)一旦提及對金融廳的匯報,都會倒退三分,謹慎再謹慎。

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捋一捋從今年1月到3月發生在日本的幾條虛擬貨幣有關的主要事件。
(一)1月26日,日本著名的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Check被黑客攻擊,由于運營上沒有使用冷錢包來管理,致使用戶約580億日元(約34億人民幣)的NEM被盜走。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的運營管理不足,致使金融廳亂了陣腳,對日本全國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3月7日,金融廳發布,在日本居住的人,不分國籍,禁止對在日本沒有注冊的海外法人開設的ICO進行購買。這里所說的未注冊海外法人之中當然也包括號稱全球交易量第一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Bianance)。
(三)2018年3月8日,日本金融廳勒令Bitstation和FSHO兩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停業至少一個月。原因是,Bitstation的工作人員曾擅自挪用客戶資金進行個人投資,當局要求該機構報告其對用戶資金處理的改進進度;而FSHO則是被指控保護用戶的措施不夠完善,員工缺乏培訓。之后還對7家交易所進行行政處分(其中包括掛牌營業的2家)。
(四)緊接著上面的第2條,就在上個月(3月22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了金融廳對幣安(Bianance)發出警告,禁止其對面向日本的業務,如不采取措施,將追究其刑事責任。幣安在當天下架了對日語顯示的支持。實際上幣安在前些日子一直在日本招兵埋馬,打算進軍日本市場,這次的事件也徹底的讓幣安對進軍日本市場的計劃告吹。幣安的交易主要是幣幣交易,面向的對象也不局限于日本。而日本金融廳頒布的交易所牌照規定,虛擬貨幣交易所必須與法幣的兌換為主,并面向的對象是日本國內市場。這和幣安的服務定位顯然不符。
(五)由于虛擬貨幣市場的價格不安,跟隨著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的步伐,上月開始,日本國內多家虛擬貨幣交易所和信用卡公司也宣布禁止使用信用卡對虛擬貨幣進行購買。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虛擬貨幣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
(六)上周,日本央行面向公眾發布“風險提示”,指出數字貨幣缺乏央行背書,不是傳統貨幣,本身存在盜竊、投機等風險,并警告公眾不要被“高科技形象”的浮云遮眼,也不要被“各種謠言”的亂花迷眼。此前,日本一直領幣圈風氣之先,官方和民間對數字貨幣都推崇備至,這次“警告”顯露出其態度的微妙變化。
(七)最近幾天內,日本金融業三大巨頭瑞穗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領導人表示,他們可以就統一QR碼規范達成一致,該規范是其他國家電子支付系統的基礎。從4月起,瑞穗將率先與福島的東邦銀行合作,在福島縣富岡市的餐館和其他場所進行數字貨幣測試,擁有瑞穗銀行或東邦銀行賬戶的客戶,可使用智能手機掃描QR碼,以數字貨幣立即付款,兩家銀行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提供個人之間的即使轉賬服務。
從上述的事件里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一面開放對虛擬貨幣市場的交易,另一方面加強并努力去完善對其的監管。日本制定虛擬貨幣交易法的初衷,并不是想促進虛擬貨幣市場的發展,而是想更好的對虛擬貨幣進行保障和監管,規制交易的風險。并且日本為了防止利用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洗黑錢,規定交易平臺必須采取實名登錄制,不光是身份證明,短信認證,還會發確認信函來確定申報地址的真實存在。這樣有效的控制了風險,也從法律上確立了虛擬貨幣的合法地位。這些舉措都是世界各國應該效仿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