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科創板“后花園”新三板上半年共發起51起并購
2019-9-19 15:33
來源:
kchban
全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末,新三板掛牌公司存量9921家,總市值達3.25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并購重組金額共實現61.76億元,其中全市場累計啟動重大資產重組8次,交易金額合計9.55億元;累計披露收購報告書63次,交易金額合計52.21億元。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收購掛牌公司標的業績中樞上移,預計未來掛牌公司并購重組環境持續向好。
“新三板市場發生并購重組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掛牌公司被收購,特別是被上市公司收購;二是掛牌公司并購掛牌公司;三是掛牌公司并購其他企業。”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以上三類并購中,主要以第一類為主,且最受市場關注。并購重組既可促進掛牌企業快速優化經營結構,又能讓并購對象間優勢互補,還可讓掛牌企業迅速做大做強。
從上半年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購發起情況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共發起51起對掛牌公司的收購,標的掛牌公司凈利潤中值為3222.39萬元,同比上升10.43%。
另外,51家標的公司中,凈利潤3000萬元以上的有26家,占比50.98%,同比上升7.02%;僅1家企業虧損,而2018年上半年標的公司中有4家虧損企業。
“這表明上市公司對掛牌公司的風險偏好降低,盈利絕對規模較大的企業更受青睞,而且被收購的掛牌公司標的業績中樞上移。由于上市公司選擇標的時會對現有業績有著較高要求,因此對信披和業績要求較為嚴格的新三板企業備受青睞,而掛牌公司受新三板市場流動性低迷的影響,往往也愿意與上市公司合作。”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觀策略高級研究員葛壽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新三板企業“熱衷”被上市公司并購的原因,周運南也表示,由于當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較為低迷,相對于單獨尋求IPO,掛牌公司往往愿意選擇被上市公司并購。
一方面,是由于股東退出的快捷性,目前A股并購大部分是以現金加股權,也有全部用現金收購的案例,不管哪種支付方式,掛牌公司主要股東們都能拿到不少現金,同時還可以置換一些上市公司股票;另一方面,被并購企業本身確實是新三板市場中質地良好的優質企業,業績的真實性和成長性都是不錯的,因此這是上市公司得以迅速增強業績的有效途徑,也為企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和動力。
在近萬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哪種企業會更容易成為A股上市公司并購的優先標的?
周運南認為,被A股上市公司并購成功的掛牌企業一般都具備以下九大特點:一是企業管理比較規范;二是信息披露比較真實;三是業績真實且有一定規模;四是具備一定成長性并愿意接受業績對賭;五是并購估值基本處于未來三年平均年對賭凈利的10至15倍市盈率;六是主要股東具備開放心態愿意承擔業績對賭義務;七是管理層在并購前后均保持穩定;八是股東結構相對簡單;九是相對偏重戰略新興行業。
展望未來,葛壽凈表示,預計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市場環境將持續向好。6月20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有關舉措有利于上市公司置入資產改善現金流、發揮協同效應,引導社會資金向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企業集聚。掛牌公司高科技屬性強、細分領域多、信息披露透明規范,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并購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