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EOS節點爭奪熱下的冷思考
2018-4-11 16:10
來源:
zhoubotong2140
最近幣圈對于EOS超級節點競爭的討論可謂不亦熱乎,就連薛老也在微博上發文宣布支持EOS聯盟競選EOS超級節點,目前EOS超級節點的競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今天真傳財經和大家介紹下EOS的投票機制以及對于EOS節點的。
EOS采用DPOS共識算法。根據這種算法,全網持有代幣的人可以通過投票系統來選擇區塊生產者,這里所說的區塊生產者就是我們所說的EOS超級節點,通過投票當選的任何人都可以作為EOS超級節點參與區塊的生產。
對于EOS的投票機制,The Ricardian Contract(即李嘉圖協議)作者Ian Grigg曾經在Steemit 發表過如下觀點:
EOS with DPOS is immune to the GFW attack _because it is more decentralised。
lan相比POW講解DPOS的優勢,lan解釋道:
DPOS is far more decentralised than either Bitcoin or Ethereum, by a factor of 2 or 3 if the 75% metric is any guide.
有讀者對lan的觀點提出疑問:
在全球重要的布局點總數是21,是否因為有在參考Steemit和BTS過往的經驗呢?在全球范圍內,怎么樣的國家和地區設置可以符合這樣的BP數量設定?
lan回復道:
我們確實假定這21個是在理想狀態下的良好分布。假如最后我們選出7個在美國,7個在中國,另外7個在其他地方,這樣就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了。21個節點的理想狀態設置是很難真正達到這種完美程度的,因為某些節點之間總會有某種聯系。因此,BP們必須盡可能保持獨立,這意味著由同一所有者擁有的兩個BP可能將不會被通過。
對于21個BP來說,分散意味著更容易成功。我們都希望大部分優秀的、成功的部分被更公平、更能促進整個社區發展、可以更公正地做出決定的人把握。的確,我們也很難去界定某兩個或某幾個是被同一個人所有,所以社區治理及憲法對我們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Gov group(管理EOS社區的組織)存在的價值。
V神也曾對EOS的投票機制提出質疑:
EOS采取的代幣持有者給自己利益投票的方式極有可能帶來沉重的社區治理成本并且容易造成貪腐現象的發生。
從社區治理的成本和防止壟斷和貪腐發生的風險這個角度來看,EOS社區治理的現實成本遠高于其他基礎鏈項目的社區管理成本。不過從商業角度看,由于節點的特權,節點的競爭非常適合利益集團的商業炒作。
目前EOS的價格在6美元左右,隨著EOS6月份主網上線的利好以及EOS超級節點EOS的鎖倉,市場上的EOS流通量將會有所減少,這些對于ESO短期內的價格走勢都是比較大的利好。不過EOS作為智能合約開發平臺的基礎鏈,其價值支撐主要還是在于其性能是否能滿足大型去中心化應用的落地以及在EOS上能否建立起生態應用。總的來說,EOS在2018年的價格走勢還是值得期待的!
另有消息稱ETH接下來向POS機制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推出pos投票機制:將采取非token持有者給持有者投票的方法,類似于英國公民給美國投票的方式。這種投票方式降低了貪污的成本審核難度,但對于投票者來說并沒有相關的利益驅動。在利益驅動不夠的情況下反而容易導致貪腐問題(在一個大家參與意愿不夠的小系統中非常容易導致賄選問題)。
以太坊的pos投票機制能否成功取決于以太坊投票參與者是否有積極的利益保障機制,這是一個風險點。鑒于以太目前成熟了社區治理方式,這種投票方式在用戶大規模參與的情況下成功的可能性反而較大。
總而言之,EOS和ETH至誕生那刻開始就已經被載入區塊鏈發展的史冊。不論EOS和ETH的發展如何,區塊鏈技術對于生產關系的改變必定對現實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