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3184
    • 1
    • 分享到

    數字貨幣技術與理論的再思考 ——訪井通科技創始人周沙

    2019-9-12 16:50

    來源: cn-finance

    數字貨幣技術與理論的再思考

    ——訪井通科技創始人周沙


    文 | 《中國金融》新媒體供稿


    小編:請您談談Libra的技術路線。


    周沙:Libra的技術路線,可以回到國際區塊鏈發展當中來看。就實際應用來說,與金融相關的技術路線大致有五條。第一條是R3聯盟。這是最早做出來的,沒有通證,也沒有區塊,當時曾經發起的高盛、JP摩根都相繼退出了,最近已無聲無息了。第二條是IBM推出的Fabric,這條路線也沒有通證,在海內外使用得較多,比如BAT等。第三條是IBM自己做的,與恒星(Stellar)達成戰略合作,用區塊鏈來實現多法幣跨境支付、匯兌。第四條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給企業應用的,主要應用的是JP摩根推出的通證。第五條是井通科技2014年8月份提出的路線,當時的目標是為“一帶一路”人民幣跨境結算做一個補充,采取的底層共識是RBFT。比較有意思的是,這與臉書的Libra無論是在底層共識、技術架構還是建立的生態方式都有著80%-90%的相似度。Libra影響比較大,一下子就簽了20多家超大的全球合作伙伴形成聯盟;但在具體落實中,有可能碰到的實際難處和困境當前可能并未完全理解。




    小編:當前的數字貨幣仍然可以延續貨幣的本質理論嗎?


    周沙:Libra是由商業機構發起、非營利性機構管理的加密數字貨幣,其發行以真實資產儲備作擔保,以一攬子國家法幣為價格錨定,意圖達成貨幣發行的可控、穩定,以及跨境交易與流通的輕松與隱秘。這樣的初衷應當說是很理想化的。


    貨幣政策目標與宏觀經濟目標存在內在一致性,包括充分就業和經濟發展。主權貨幣決定了貨幣與財政的終極統一。從良性角度而言,貨幣的公信力、效率得到提高。脫離了實物準備之后的貨幣發行,從理論上來說,供給可以是無限的,Libra的產生必然誘惑各種商業機構進行同類貨幣的創造。也就是說,在主權國家的框架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必須要有一個配合和協調的均衡作用。當超主權貨幣出現,但是卻沒有超主權財政政策匹配的情況下,可能就會產生類似于歐元碰到的問題,就是統一貨幣缺乏統一財政。即使未來IMF出現eSDR,也沒辦法保證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財政政策。


    理想的數字貨幣動機旨在創造一種理想的交易中介與穩定的資產替代品,改善貨幣供給與創造機制,以及物價穩定機制,以避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周期性沖擊,穩定經濟預期,有效遏制政府開支的不可控與貨幣共謀,同時提升交易的隱私性與安全性。    


    所以說,新技術不僅挑戰了貨幣理論,還挑戰了幾百年來建立起的資本的世界。從荷蘭1566-1583年資產階級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荷蘭的貿易迅速提高,生產力飛速增加,世界進入了資本驅動一切的模式。2008年占領華爾街運動,出現了很多社區經濟。區塊鏈某種程度上是根據貢獻來做分配而不是根據誰掌握資本多少論英雄。這個系統對近400年的資本驅動制度會有一個改進或者說是顛覆。所有的產品都是模塊化的,客戶需要的產品只二三十分鐘就可以拿到,所謂“JUST IN TIME”。如果以技術架構的社會可以節約資源,科技把社會原來的框架改變了,大數據可以用作市場定價,用戶拿到定制的產品與同一產品大量產生的市場的概念是不同的。在技術面前似乎所有的經濟理論都失效了。我們處于一個很有意思的年代,比如對糧食的供需可能會精確到一個星期,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靠天吃飯。



     

    小編:Libra會帶來哪些影響和挑戰?


    周沙:Libra的影響將從支付開始,勢必會變成一個龐大的支付系統,電商、超市都可以用。這就會面臨與本地貨幣的兌換關系,對主權貨幣的匯率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存款以及各種金融業務。就像當時的互聯網,很多有金融牌照的企業進來后,就會成為金融科技的超大平臺。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在一篇最新的文章“數字貨幣對全球貨幣體系的挑戰”中談到,超主權數字貨幣有可能從根本上重構全球的貨幣體系。一是可能沖擊主權貨幣地位,經濟困難國家的主權貨幣一旦失去國民的信任,就可能被可信任機構數字貨幣所取代。經濟發達的國家或聯盟的主權貨幣可能成為可信任機構數字貨幣的錨定對象。二是可能重塑由可信任機構發行貨幣的霸權地位。全球流通的超主權數字貨幣也許不再有明確的國別標簽,最為重要的是公眾認可的全球性商業信用和數字信任。三是可能形成跨越商業銀行的金融體系。


    最近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很大問題在于美元霸權。因此Libra的出現,無論是換一個方式維系美元霸權,還是通過錨定美元主導的一籃子貨幣(美元+),都可能對人民幣國際化形成挑戰,中國必須有效應對。




    小編:Libra對貨幣體系將有哪些影響?


    周沙:主流觀點認為,臉書帶來的主要影響還是在于用戶的基數大,因為它80%左右用戶在印度、印尼、巴西等強監管的地方,在那里它需要獲取當地政府的支持,雖然最后通過還取決于與美聯儲以及美國國會的溝通。20世紀70年代,日本試圖把整個東南亞的金融體系打通,變成一個以日元為主導的經濟體,后來因為被美國阻擊,導致日本經濟長期萎靡。如果Libra突破口是在南美、東南亞,這實際上是把美元經濟體進一步擴大,而東南亞也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主戰場。


    Libra以一個跨國企業組成的聯盟出現,對于用戶和企業來說,手法比較溫和,更具有吸引力和滲透力。假如政府主導的話,可能會遇到反對。其27億用戶中,即便只有10%使用,也已經超過很多經濟體的人口,并且這一個網絡本身就是跨境的。2.7億用戶建立起一個類似穩定幣的體系,具備主權國家貨幣的穩定性。將來可能就會出現各種衍生品、各種金融的計量單位。實際上就相當于出現一個新的經濟體。這個經濟體可能會有類似的貨幣政策出現,這勢必會對一些小國家的貨幣形成強擠壓,并且有可能會把這些小國的貨幣擠出去。尤其是對貨幣政策不穩定的國家,會造成一種超主權金融霸權的東西。雖然臉書反復宣稱它“被動地產生貨幣”“幣值以世界主要貨幣的幣值為基礎”,Libra是否是eSDR,現在尚未觸及到法幣這一塊,實際上已經觸到了貸款創造存款,觸到了商業銀行貨幣乘數這一塊。假如M0具有100%資產抵押,M1、M2資產都有自己的一個通證。可以想見,這條系統一旦跑起來,未來天秤幣理事會(Libra Association)事實上就類似一個超級央行。




    小編:從您的角度來看,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周沙:互聯網以及后互聯網時代的邏輯都是先者為王,贏者通吃。雖然支付寶、微信支付可能做得很好,但目前來看,中國的支付系統基本在境內比較發達,境外應用還是比較零散的。在我們實施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國家戰略中,國家隊固然非常重要,民營隊的技術也日臻成熟,可以吸收其成為整個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為中國的全球性數字貨幣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