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鏈中國CTO鐘文斌:新牛市前夜的量子鏈
2019-8-29 13:17
來源:
block-edu
布洛克科技聯合Coinin在韓國發起「Blockchain in Korea」系列活動,走訪韓國頂級區塊鏈從業者們,促進中韓區塊鏈交流合作。
第五十期《Blockchain in Korea》Coinin由輪值群主PANONY創始人兼CEO Alyssa Tsai邀請了量子鏈中國CTO鐘文斌就“新牛市前夜的量子鏈”進行了對話。鐘文斌: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碩士,現任Qtum量子鏈中國首席開發工程師,主要負責Qtum Core和Qtum x86虛擬機等開發,對區塊鏈基本原理有較為深入理解。在加入Qtum之前就職于SYNOPSYS任高級研發工程師,有超過四年的大型軟件開發經驗。1. 未來量子鏈會繼續專注于做有長遠價值的事,今年的幾個重點方向是隱私、Cloud、x86虛擬機、智能合約PoS等。2.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并沒有任何嚴格的證明,實際上還有些自相矛盾,如果真的“不可能”,就無法完全兼顧。并且所謂的安全性和去中心的概念明顯有重疊,在說到去中心化的時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也相當于在說安全性。所以他個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安全和性能之間的衡量。3. 關于公鏈的評價指標,行業內至今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他們團隊總結出以下一些技術指標:共識機制是不是permissionless的、全節點的數量、Global TPS、資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平臺的靈活性和可拓展性。4. PoW和PoS各有優缺點。如果一個公鏈項目的重點是面向“加密數字貨幣”這個屬性,那么PoW是更好的選擇。而如果公鏈的重點是面向應用,則必須考慮可擴展性,這時PoS共識就有一定優勢了。他個人認為PoW 應該還會是主流。Alyssa: 您目前擔任量子鏈的中國CTO,您是如何與區塊鏈結緣的?進入區塊鏈行業之后,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鐘文斌:第一次聽說比特幣是在2013年,在那時“區塊鏈”還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時比特幣一度陷入瘋狂,各種Altcoin滿天飛。雖然最后市場急劇下滑,但那也是我第一次窺探到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的價值。但真正了解“區塊鏈”這個概念,是在2016年初,以太坊第一次來上海辦黑客松,我和帥初組隊去參賽并獲獎了。當時黑客松上的很多理念都在后來成為了現實中大家耳熟能詳的項目。Vitalik當時也還不是V神,而只是一個“聽得懂中文的俄羅斯小伙子”。直到今天我還保留著那個不再活躍的微信群,那里云集了中國區塊鏈行業的先驅們。黑客松上的各種想法為我打開了區塊鏈世界的大門,從那之后就不斷地學習區塊鏈相關知識,最后加入了Qtum量子鏈。最大的收獲是每天都能接觸到很多優秀的想法、優秀的人、優秀的項目。行業變化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但同時也迫使自己更快地學習各種新的知識。很高興能為這個行業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Alyssa: 請介紹一下量子鏈和它的主要業務吧。量子鏈目前的進展如何?鐘文斌:Qtum量子鏈是一個permissionless的公鏈項目,項目開始于2016年,結合了當時行業中各種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成為第一個成功地在比特幣的UTXO模型之上實現智能合約的項目。量子鏈在設計之初就采用了PoS共識機制,降低成為全節點的門檻。發展至今,量子鏈已經是全球僅次于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第三大區去中心化網絡,所有的全節點都由生態中的參與者自發運行。量子鏈一直致力于區塊鏈作為底層基礎設施的探索。從主網上線(2017年9月)至今,不僅發布了各類錢包、瀏覽器、支付工具、智能合約開發工具等各種區塊鏈服務,也陸續上線了閃電網絡、支付渠道、跨鏈原子交換、Qtum-plasma等區塊鏈基礎設施。量子鏈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特幣久經考驗的源代碼。而量子鏈開發團隊也曾經協助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發現了一個致命的漏洞,該漏洞可以實現比特幣的增發。幸好在量子鏈團隊獨立發現,并通知比特幣Core團隊修復之前,沒有人利用這個漏洞實現攻擊。該漏洞的細節可以參考這里:http://t.cn/EvgrHFA未來量子鏈會繼續專注于做有長遠價值的事,今年的幾個重點方向是隱私、Cloud、x86虛擬機、智能合約PoS等,大家可以隨時關注項目的更新。Alyssa: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就是指無法同時兼顧擴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這三項要求,至多只能三者取其二。量子鏈是具體如何去兼顧這三個方面的?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量子鏈都有哪些防護措施?鐘文斌:這個問題真的被問過無數次了。但是“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并沒有任何嚴格的證明,實際上還有些自相矛盾,如果真的“不可能”,就無法完全兼顧。并且所謂的安全性和去中心的概念明顯有重疊,我們在說到去中心化的時候,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也相當于在說安全性。所以我個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安全和性能之間的權衡。幾乎所有項目都是在這兩者之間進行權衡。區塊鏈(特別是公有鏈)的核心是鏈上計算的可驗證范圍。越廣泛的驗證意味著越去中心化(很大程度上也越安全),但全網性能必然會受到影響。擴容是為了提高性能,但無論是分片還是其它layer-2的解決方案,都縮小了鏈上計算被驗證的范圍,損失了部分去中心化。量子鏈和比特幣一樣,鏈上計算可以進行全網驗證,保證了安全性,但TPS都不太高(量子鏈是比特幣的十倍,但如果要面向大規模應用,TPS仍不夠高)。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兩者的需求也不同,所以無法評判兩者哪個更重要,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權衡。Alyssa: 您認為應該如何評價一條公鏈的好壞,TPS性能、DAPP數量、日活高、易于開發、交易量、社區屬性、激勵機制亦或是其他因素中,您認為核心評價指標是哪些?您如何定義公鏈和DAPP的關系?鐘文斌:關于公鏈的評價指標,行業內至今還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團隊總結出以下一些技術指標:1. 共識機制是不是permissionless的。permissionless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加入或退出網絡。比特幣無疑是一條成功的公鏈,雖然全網算力極高,但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全節點,并且依然有一定概率可以獨立挖出一個區塊。即使概率很低,但這種permissionless的開發性對公有鏈的共識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種概率杜絕了連續作惡的可能性。量子鏈也是一個完全permissonless的網絡。2. 全節點的數量。這是衡量公鏈的去中心化程度的最直觀的指標,例如比特幣網絡有1萬多個全節點,以太坊有大概6到7千個全節點,量子鏈網絡有大概4000個全節點,分布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足以說明這些項目的去中心化程度。3. Global TPS。量子鏈的創始人帥初把GTPS定義為Global fullnode number*Transactions/node/second。目前行業流行的TPS的概念其實沒有真正的意義,如果一個只有3個全節點的網絡和一個有3000個全節點的網絡之間對比TPS,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GTPS可以綜合考慮去中心化和性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指標。比如,比特幣的TPS只有7,但全球有超過1萬個節點,因此GTPS=70000, 這也是比特幣為什么比一些高TPS的項目價值要高的一個原因。4. 資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有公鏈項目都開源了自己的代碼,而代碼是需要經歷長時間的檢驗、審計、迭代的,這個是所有公鏈的根基。任何新的代碼(新共識,新虛擬機,新特性)都可能對資金安全引入新的問題,因此對于涉及用戶的資金的設計,需要較長時間的檢驗。比特幣的價值也是在時間檢驗下的一種價值沉淀。5. 平臺的靈活性和可拓展性。一個面向的應用的公有鏈,需要智能合約來提供無限的靈活性和無限的可拓展性。目前,所有的項目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限擴展,都在某種程度受到一定的制約。實現類似現有的云服務一樣的無限擴展性才是未來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必要條件。關于公鏈和DApp:公鏈是DApp的基礎設施,公鏈發展還在早期,所以DApp更是為時尚早。并且我認為App不一定要太過于強調去中心化,而是專注于區塊鏈能夠提供怎么樣的服務,稱為區塊鏈應用更加準確。
Alyssa: 公鏈競爭、聯盟鏈崛起的2019年被稱為是公鏈競爭之年,公鏈應該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應該如何應對公鏈生態實際落地的問題助力區塊鏈技術早日走向主流商業社會?鐘文斌:這個問題和上面可能有些重復。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公鏈應該更多著眼于底層基礎設施的開發,不斷突破固有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框架,這才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同時當然也需要考慮可行的商業模式,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應用落地不僅僅取決于公鏈,而是多方的合作和博弈的結果。公鏈能做的就是盡量提供足以支撐真實應用的基礎設施,為區塊鏈應用的大規模落地做好準備。期望一個或幾個公鏈項目的成功就讓區塊鏈應用走向主流,是不現實的。Alyssa: PoS共識相比PoW共識在效率上有提升,缺點主要在于更復雜的協議以及潛在的安全性風險。您如何看待公鏈的共識從PoW轉向PoS的這個趨勢以及PoW+PoS混合機制?鐘文斌:量子鏈一直采用PoS共識,但我并不因此就認為PoS好于PoW。PoW和PoS各有優缺點。如果一個公鏈項目的重點是面向“加密數字貨幣”這個屬性,那么PoW是更好的選擇,比如比特幣,永遠也不可能轉向PoS。而如果公鏈的重點是面向應用,則必須考慮可擴展性,這時PoS共識就有一定優勢了。比如以太坊稱自己是一個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并有計劃將共識逐漸轉向PoS。但可以預見,這個過程會非常,非常,非常的漫長。我個人認為PoW應該還會是主流。量子鏈既繼承了比特幣的UTXO模型,又繼承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同時采用了PoS共識,我想這是很多項目都可以參考的一個范例。PoW+PoS混合機制結合了兩者的部分優點,但同時也繼承了兩者的部分缺點,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總而言之,共識機制并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更多的是滿足實際需求。Alyssa: Facebook、摩根大通等大型金融與科技公司紛紛涌入區塊鏈行業將為公鏈發展帶來什么樣的機遇?鐘文斌:最大的意義在于將整個區塊鏈行業推向了公眾視野。這些項目的成功與否已經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全球幾十億的Facebook用戶,無數的摩根大通企業用戶開始正視“區塊鏈”這個行業,美國總統在推特上的言論也讓更多的人想去了解這個詞背后的含義。區塊鏈行業會逐漸走向主流。這些事件起到的教育作用可能會大于區塊鏈過去10年發展影響的總和。對從業者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機遇。Alyssa: 量子鏈最新的動向和未來的規劃是什么?量子鏈希望在哪些方面與中韓兩國的項目或機構進行合作呢?鐘文斌:今年的幾個重點方向是隱私、云計算、x86虛擬機、智能合約PoS 等,對應的內容都可以在Qtum Improvement Proposals(QIP)提案里面找到:http://t.cn/Ai85PjRL區塊鏈本身的隱私性限制了很多商業應用的可能。云計算和區塊鏈的結合是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基礎。x86虛擬機為智能合約帶來最主流的開發范式。智能合約Staking可以為Staking帶來無限的靈活性,行業內還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探索。詳細細節請大家隨時關注量子鏈的動態。量子鏈在韓國有非常好的群眾基礎,也非常感謝韓國社區,項目,機構長期以來的支持。未來我們期望無論從底層技術,應用落地還是社區建設上,都能夠和韓國本地的項目和機構多交流,互相學習和促進。大家記得關注啊,我們在韓國社區也會發更多韓文的內容,敬請期待。Alyssa: 您作為中國區塊鏈知名人士,必然接觸過很多區塊鏈優秀從業者。【Coinin】打造的《Blockchain in Korea》訪談節目,致力于發掘優質區塊鏈項目和從業者,呈現中韓區塊鏈發展實況。如果讓您推薦三位訪談嘉賓,您會引薦誰呢?鐘文斌:有太多名字出現在我腦子里,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推薦。總的來說,我希望更多的區塊鏈行業的技術人員能夠多輸出他們的知識,因為技術才是行業長期發展的根本。等活動結束我會聯系更多中國優秀的區塊鏈從業者來這里給大家分享,也希望更多的韓國項目能來中國和我們多交流。鐘文斌:我剛才所說的未來方向之一,就是隱私,即匿名。量子鏈一直在關注隱私方向,并且對零知識證明,Mimblewimble等相關都有深入研究。QIP-19就闡述了在Qtum上實現匿名特性的技術方案:http://t.cn/Ai85hcy8我個人看好匿名公鏈的發展,因為在很多場景中,像現有公鏈那樣完全透明的公鏈是不適用的。比如一些商業合作中,你無法想象所有交易的細節都透漏給第三方。匿名公鏈除了匿名數字貨幣外,匿名智能合約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更多有專業知識的從業人員能夠加入其中。Grin、Beam、Sero都在不同方向對此進行了探索,可以預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帶有隱私屬性的公鏈誕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