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4675
    • 0
    • 分享到

    1000萬一套的合約系統,讓我不能和巨頭一起玩合約

    2019-8-28 14:51

    來源: o-daily



    曾經人人望而卻步的合約領域,如今變成了必爭之地。


    文 | 王也 黃雪姣  運營 | 蓋遙  編輯 | 盧曉明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

    繼 IEO、模式幣“過氣”之后,交易所們又開始搶占“合約”這個新高地了。

    “這個時間點大舉進入人們的視野,還因為 OK、火幣對戰這件事引發的。行業興起苗頭其實早有預兆。”去年 10 月份上線的永續合約交易所 Hopex COO Vincent 介紹道。

    8 月 13 日,火幣自封“成為交割合約之王”的官宣,引發業內老牌合約交易所 OKEx 不滿,并宣稱將斥資 7500 萬補貼用戶。

    兩家選在這個時間點開戰,似乎冥冥中已有定數。在火幣合約業績“登頂”的一個月前,現貨之王“幣安”也宣布進軍合約市場,另有 Bibox、抹茶、BHEX、KuCoin 等二線交易所環伺搶食,外加紐交所背景的正規軍 Bakkt 入局。

    合約之戰在所難免。


    眾所入場合約戰,

    OK、火幣不僅“動手還動口”


    年中開始,上線合約交易的交易所越來越多。戰況愈發焦灼,白熱化之際,兩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OKex 不僅“動手”,還開始動口隔空互嗆。前者是以現貨見長的“后起之秀”,后者則是交割合約市場的“老二”(老大 BitMEX 遠在美國、正被監管纏身)。


    7 月初,第一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宣布進軍合約市場。


    1 個月后,做了 8 個月的火幣合約加緊運營沖業績,推出“他所 VIP 即是我所 VIP”的策略,直接搶奪“友商”們的大客戶,緊接著在 8 月 13 日官宣成績:“8 月 2 日至今,火幣合約整體日均交易額達 65 億美金,交易量和深度穩居全球第一”。


    不出幾個小時,OKEx 坐不住了。其 CEO Jay Hao 在個人微博中諷刺火幣“合約交易量造假”和“提前爆倉”,并在第二天宣布推出“他所提前爆倉,我所給予補償”策略,兩者展開了一場輿論戰。


    在火幣“針鋒相對”、幣安“霍霍磨刀”之外,二三線的現貨交易所、為合約而生的交易所也先后加入戰局。  


    去年 10 月份上線的 Hopex,12 月上線的 Bybit,今年 2 月份開通合約合約板塊的 Bibox,3 月的抹茶,4 月的 BHEX,7 月上線合約平臺 KuMEX 的 KuCoin,以及將于 9 月上線合約平臺 FMEX 的 FCoin。據 AICoin 數據統計,目前上線期貨合約的交易所已近 20 家。


    除了這些民間交易所們,傳統機構正規軍早已瞄準這個市場,8 月 16 日,美國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Bakkt 宣布將于 9 月 23 日正式推出實物交割比特幣期貨合約。


    據 TradeBlock 統計,今年 4 月、5 月,美國芝商所(CME)的比特幣期貨合約合計名義交易量超過了此前六個月的總和。 5 月日均成交量超過 5.15 億美元,同比增幅超過 250%。今年 5 月新增比特幣期貨交易賬戶 223 個,創去年 1 月以來新高。這表明加密貨幣期貨合約市場需求愈加強勁。


    曾經“期貨 OK,永續 BitMEX”的合約交易,突然間也變成了交易所的標配。


    各所為何一定要拿下合約之戰?


    期貨合約是為對沖資產貶值風險而生,不同于現貨只能低買高賣,期貨可以從資產價格下跌中獲利。因此,期貨合約交易在熊市中頗為風靡。數字貨幣交易行業更是發明了永續合約,進一步放大了合約交易的賭性。


    對于現貨交易所而言,開通合約交易,既能承接平臺部分現貨用戶的需求,勿使其流失;又能應對去年以來的現貨交易增長疲軟,多一份豐厚收益。對此,火幣用業績做了充分的詮釋。


    主打現貨交易的火幣,業績在去年經歷了如四季一般的變換。


    據火幣全球站公開的數據,其 2018 年一季度交易量為 1056 億美元,到了第四季度則驟降至 485 億美元。隨著交易量縮水的是手續費收入銳減和公司裁員收縮。


    “行業內前兩年現貨漲幅夠大,加上各種 IXO,大家覺得這種賺錢效應就可以了。但到行情低迷時,大餅、各種辣雞幣都不行以后,散戶們越來越多地去玩合約。合約是什么呢,哪怕是 1% 的漲跌,也能被杠桿的作用成十倍百倍地放大,很有吸引力。”一位交易所市場人員表示。


    于是,合約成了部分幣民的救星,也成了交易所們的救星。

    該名市場人員舉了個例子,一個在國內還算小有名氣的交易所,在其國際站上主打合約交易,靠著代理拉客戶,然后返還手續費和用戶爆倉頭寸,著實“賺了不少錢”。“有陣子他們國際站直接包了非小號上面的各種大廣告位。

    火幣披露的數據也在印證同樣的邏輯。火幣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其在 2018 年(現貨)交易量超過 2000 億美元,手續費收入 5 億美元;上線火幣合約 8 個月以來,雙邊交易額累計突破 6400 億美元,由此推知其手續費收入頗為可觀。

    拋去市場牛熊不說,就單筆收入而言,合約真的比現貨多掙錢嗎?

    以火幣平臺為例,現貨交易的手續費是 0.2%,期貨交易掛單的手續費是 0.02%。一個初始資產在 10 萬 USDT 的用戶買入 BTC 現貨需繳納 200 USDT 的手續費,但要買 10 倍杠桿的 BTC 期貨的話,需為 100 萬 USDT 的撬動資金繳納手續費,此時平臺所得的期貨和現貨手續費相當。但一旦該名用戶選用更高的杠桿比如 20 倍、100 倍,那么平臺就能收入 200 萬、1000 萬 USDT 的手續費,是現貨交易的 2 倍、10 倍之多。

    而且,不少合約玩家均向 Odaily星球日報表示,炒合約的散戶賭性大,交易頻次相較現貨更高,因此,合約用戶的高“客單價”對于平臺而言頗具價值。


    為何交易所要等到今天才入場?


    既然合約市場自去年底以來就暗流涌動,那為何沒能在火幣合約上線之后就集中引燃,而是等到今年,火幣合約開始長成巨獸之后大家才緩慢進場呢?

    在 Hopex 的 Vincent 看來,原因可能在于彼時行業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各個團隊在技術、風控能力上跟不上去,所以從去年 9-10 月份觀望,11-12 月份了解,到年初組建團隊或是尋找合作伙伴,到不久前研發測試上線,這個產品的高門檻導致了這種“漸次進場、突然引爆的”局面。

    Vincent 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自去年底就有幣安將推合約的消息,可以認為,幣安在思慮、準備進入合約市場用了大半年的時間。

    幣安做合約自是無需“求人”,但其它交易所就不是了。

    Hopex 表示,在今年參加不少大大小小的線下會,每當有交易所聽說 Hopex 有自研的合約交易系統時,都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不少交易所紛紛找來想接 API,有人甚至有投資意愿。

    LinkVC 創始人、老虎合約云投資人林嘉鵬亦佐證這個事實。據其介紹,團隊前后用了足足 6 個多月時間、耗資 1000 萬元以上才研發出合約系統。目前在接自家系統的團隊中,就有一些比較大的交易所,暫時也不愿自己開發。而況小所乎?

    在系統上線之后,還要能應對高并發、穩定性的挑戰。火幣合約運營總監 TOM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自陳,產品上線之初曾出現宕機、技術故障等等問題。

    那么,合約交易系統為什么這么難做呢?

    “合約交易的難點在于,對撮合性能和穩定性比現貨要求更高,如何設置機制保證合約的價格不至于偏離現貨也有挑戰;在機制設置合理、產品性能穩定之后,還需做好流動性和深度,以便用戶暢快交易。”Vincent 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

    惡意插針操縱是目前幣圈最被用戶詬病的地方,由于有的交易所采用盤內交易價格爆倉,部分合約交易平臺會看著用戶的爆倉點,把價格拉到爆倉價格后掉頭,即所謂“定點爆倉”,嚴重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

    插針等現象不一定交易所有意為之。數字貨幣衍生品交易所 Bybit 分析,機制設計、深度有限等問題,會導致合約價格容易被操縱,造成插針,這也影響了交易所聲譽。

    作為交易核心的用戶,自然是檢驗平臺產品的第一評審官。

    Odaily星球日報了解發現,合約平臺的交易深度、系統穩定和風控機制是合約用戶考慮的三個要素。

    數字貨幣量化基金 BitGlobal 管理著 3800 余枚 BTC,在其采用的套利工具中,合約交易約占一半左右。BitGlobal CEO Jack 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他們首要看中交易深度,掛單及時要能及時成交,延誤時機有可能帶來資金折損風險。再次是平臺的技術風險和道德風險,是否能維持服務器、API 的穩定性,會否給用戶插針等,“特別是對于機構用戶,一般杠桿很低,最高不超過 2 倍,平常的波動基本沒影響,只要系統維持穩定就不會出大問題。

    “對于散戶來說,更重要的則是平臺能否保障資產安全,風控設置的爆倉線有多高,都會讓他們很關切。“林嘉鵬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

    “分攤”,可謂是 OKEX 平臺期貨合約采用機制之一,是從本周盈利的用戶中,每個人等比例分攤穿倉部分的損失。

    交易平臺一般會在合約機制中設置了平倉線,以避免當加密貨幣發生瞬時大幅波動時,導致賬戶保證金不足覆蓋虧損。可是在巨大波動中,依然會發生來不及平倉的情況,當虧損大于保證金,就是所謂的穿倉。

    以 BTC 20 倍杠桿的合約交易為例,OKEx 觸發爆倉的剩余保證金為 10%,火幣合約為 20%。兩者爆倉系數不同,若同等保證金、相同價格情況下,用戶在 OKEx 上還未爆倉,但在火幣合約上已經爆倉了。

    火幣選擇更早爆倉,是為了避免穿倉出現分攤,并上線實時結算功能。此前,交易所在交割合約正式結算前,用戶的盈利部分并不能轉走。火幣現在要打破這個慣例,變成可以隨時劃走。火幣這招被 OK 指責是用提前爆倉做到零分攤,火幣則辯解是使用“先做到零分攤,再調整爆倉系數”的策略。

    確實,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余保證金率越低,雖然給予用戶更大的虧損空間,但及時平倉難度越大。這也說明了合約風控之難。


    多強競爭,帶來市場活力


    合約交易產品將越來越成為交易所的標配。多強相爭、新人覬覦,這個現象在今年下半年還會不斷發生。


    合約玩家浮升認為,這對于用戶而言是一件好事,如此將能鞭策平臺做精服務、升級產品,那個此前讓無數散戶折腰的任意“插針”、“拔網線”的時代可能一去不返。(“拔網線”是指交易所服務器出現問題,導致部分用戶在行情劇烈波動時無法對自己手中的合約及時買賣,造成損失。)


    業內人士也相信競爭能倒逼行業技術進步。Vincent 認為,在合約未來的競爭中,一些沒有自有開發團隊的合約交易所將變得被動。產品迭代、新品開發都交給第三方開發平臺的話,都得在人家那兒排著期,從 idea 到落實需要經過一個周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很可能貽誤戰機。


    為了提升市場操控成本、減少分攤比例,OKEx 于今年初上線了交割合約標記價格系統。標記價格由現貨指數價格加上合理基差計算得出。使用這一標記價格代替最新成交價,可以有效防止最新成交價短時間內被異常操控造成的用戶損失。


    對于 OKEx 今年的轉變,浮升認為,在三大頭部交易所中,OKEx 的現貨沒有優勢,合約大頭業務。隨著越來越多競對的加入,OKEx 的危機意識也逐漸增強。


    作為資管從業人員的 Jack 相信,除了能帶來市場活力,競爭也能讓大家把蛋糕做大。“現在市場很難容納太大體量的資金,傳統資金不屑于去和我們去博弈,但隨著金融工具更多、能支撐更大體量,這個市場出圈的吸引力將會改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