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10110
    • 0
    • 分享到

    數字經濟下的數據開放:政府數據開放之現狀解讀

    2019-8-21 23:27

    來源: gh_640fb43c4677


    我國政府數據公開現狀

           2019年8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最新發布了《“放管服”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提出要依托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的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立完善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法規制度體系,在更大范圍實現“一網通辦”。


           由此可見,以“一網通”政務平臺為總樞紐的各地政府及機構的政務平臺是我國目前具備政府信息公開的信息共享唯一國家級大平臺。“一網通”政務平臺就是上一期本欄目介紹的正在試運行的“中國政務平臺”。在未來的規劃中,這里不僅有標準化應用及信息互信、互認,還可以進行跨省、市、區辦理政務,而最重要的是,該平臺能夠真正實現政務名稱、編碼、類型等要素全國大統一。


           政務服務平臺,雖然不是一個國家級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但在功能上實現了一部分政府信息公開與共享,也完善了國家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尤其是關系到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共享數據根據國家部署在2019年將新增拓展到1000項。隨著政府數據共享的不斷推進,國家大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向前發展,由政府信息公開逐漸轉向政府數據開放的工作勢必也將進入快車道。



    01

    中國政務服務平臺


    1、推動國家統計信息公開是國家數據開放的內容之一,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不僅提供政務辦理,也具備政務信息公開的功能。以國家統計局為例,它既有自己獨立的數據開放平臺,也在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做了數據共享。


    下表為國家統計局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工作部署,這些內容在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也可以看到。


    (一)

    統計數據公開情況

    按照數據發布日程表,發布月度和季度統計數據。


    (二)

    行政許可信息公開情況。

    公開發布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通知公告、辦事指南、審查細則、監督舉報方式等信息

    利用部門共享信息對申請機構遵法守法情況和提交材料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減輕申報負擔。

    實時更新、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信息,及時公布取得涉外調查許可證機構名單。


    (三)

    政府統計調查項目審批信息公開情況

    按月公布部門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目錄和統計調查制度主要內容。

    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的部門名稱和職能調整情況,全面更新部門項目目錄。

    升級部門統計調查項目管理平臺,優化信息查詢功能,實現部門之間統計調查制度信息共享


    (四)

    統計執法檢查信息公開情況

    推動統計失信企業公示和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嚴重失信企業。


    (五)

    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信息公開情況

    推進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公開,開放農業普查微觀數據庫,通過國家數據發布庫公開全國鄉鎮和行政村基本屬性指標。


    (六)

    統計標準和統計調查制度公開情況

    通過門戶網站及時公開統計標準和國家統計調查制度簡明版本,統一規范公開格式,豐富公開內容。

    推廣國家統計局英文版,向國際社會公開和介紹中國統計標準和調查項目的主要內容。


    (七)

    財政資金信息公開情況

    按要求公開“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決算信息。嚴格按照國務院及相關部門要求,認真實行預決算公開,

    推進政府采購信息公開。通過“中國政府采購網”和“中央政府采購網”公開政府采購信息。

    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公開政府采購項目中標公告。


    下圖為國家統計局的國家統計數據公開平臺---“國家數據”,

    “國家數據”的數據已接入到中國政務服務平臺。




    2、盡管統計數據可以在政務服務平臺上看到,但大部分其他部門具有政府數據開放性質的平臺和內容大部分并沒有接入中國政務平臺,如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中國商品信息服務平臺

    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

    中食藥監管信息查詢平臺

    ...........................


    以下為已接入的全國性信息查詢平臺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信息查詢)、

    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公開、

    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示信息、

    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固定資產投資、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信用記錄查詢)。


          雖然中國政務平臺實現了一部分數據開放和信息開放,卻沒有解決數據開放的“共享難、匯聚難、集約難、安全難”這些問題,信息查詢的內容僅作為便民服務項目而存在。不過隨著政策的不斷落實,數據開放還會有進一步發展。 

         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近年進展比較大主要得益于我國的簡政放權和放管服改革,個別地區政府意識可能趨向保守階段,數據開放的大勢不可阻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政務信息被釋放在政務平臺上;相對地,打通社會數據采集、匯聚、共享、開放、應用全鏈條的建設,即,以生產要素的形式向市場提供數據服務的進展就比較緩慢了。放眼望去,不同行業之間存在N個信息平臺,它們又產生了相對獨立的主體數據庫,這些數據資源池逐漸形成規模,但彼此之間的碎片化、分散化的困局還是需要一個政府數據平臺。

         

           如何建設匯集國家80%數據的大平臺,如何為社會提供可自由取用的、有價值的數據資源

          我們認為,政府數據開放前景是樂觀的,盡管國家級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仍處于規劃建設中,但各地政府和國務院已經陸續建立了自己的數據開放平臺,大部分這一領域的論文報告也多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如北上廣、沿海經濟圈,或廣東、山東等地,通過這些地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作為比較研究的樣本空間。



         


    02

    各地政府數據開放表現


    根據調查報告,2019年上半年,我國已經有82個省級、副省級、地方政府上線了數據開放平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個地方性的平臺。廣東和山東是數據開放平臺建設最密集的地方,東南沿海地區已經逐漸相連成片。在開放數量方面,2017年,政府開放的數據集2017年為8398個,2019年為62801個,增幅為7倍。


    與政府數據開放平臺遍地開花相比,政府數據利用情況普遍不太理想。


    (1)從數據供給側總結數據調用質量數據調用周期數據調用難度三個維度來說明

    1

    數據調用質量:在已經開放平臺中,30%的平臺數據容量低于 10萬。60%的平臺沒有開放優質數據集,整體來看,優質API接口仍屈指可數,調用難度高,能調用的數據容量小。


    數據調用周期:不到1%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每個季度都持續新增數據集,90%的平臺出現中斷或停滯情況,2019年,近50%的平臺沒有更新過數據集。


    數據調用難度大:僅有16%的平臺在授權協議中明確授予用戶免費、不受歧視、自由利用、傳播、分享的權利。


    (2)從數據需求側總結平臺的服務表現


    ·

    10%的地方政府開展了數據創新利用的促進活動,但只有上海和北京連續舉辦。

    ·

    僅有3.7%的平臺有交通、教育、健康主題的少量有效數據服務應用

    ·

    60%的政府數據平臺由政府自己開發,而不是政府提供數據,由社會進行開發利用所產生的

    ·

    90%的平臺展示了未標注數據來源的使用結果,

    ·

    10%的平臺展示了數據來源,普遍沒有有效的數據連接。

    ·

    90%的平臺沒有按照用戶的使用場景和標簽分類進行數據引導使用

    ·

    超過80%的平臺沒有提供開放的數據目錄

    ·

    雖然60%的數據平臺提供了有條件的數據請求功能,但能回復的寥寥無幾。


      政府數據公開歸根到底還是為數據市場提供數據服務的。從統計數據來看,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各地政府的數據開放平臺還需要提高數據質量水平,提高服務水平。 



    03

    與國外信息開放平臺比較



          大數據產業近年在我國呈現快速興起態勢,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與國外相比,整體起步較晚。


          在政府數據開放領域,以美國為例,2009年美國政府數據公開平臺“data.gov”正式上線,其最初開放時共提供了來自11個機構的76個數據集合,2017年data.gov所提供數據集合數量突破十萬。同樣是2017年,我國政府開放數據才剛起步,2018-2019年,我國政府數據集規模井噴式發展,地方政府的數據開放平臺在中國的版圖上如雨后春筍,同時發展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外在建設數據開放平臺的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驗,為其他國家的實踐提供了成熟范本。我們根據整理的資料,對比國外數據平臺和我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平臺進行比較說明。


    1

          我國數據總量在未來幾年將達到巨大規模,不可否認現在存在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把握不同國家政府數據公開網絡平臺建設的實踐經驗,為國內平臺建設提供豐富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和新思路。


        以下從數據主題、數據格式、數據采集、數據公開流程、用戶訪問權限、在線處理能力、API接口等方面進行比較說明:



    政府數據開放主題

           

          數據主題是對數據內容信息的概括描述。因目前尚無通用的政府公開數據主題分類標準體系,且各國政府數據公開情況不同,各平臺所提供的政府公開數據主題劃分亦不相同。


         國內外各平臺所提供政府公開數據整體上均涵蓋農林水利、工業交通、能源資源、氣候環境、財政金融、醫藥衛生、科技教育等領域,涉及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部分政府公開數據主題具有鮮明的國家特色


    國外平臺:對數據主題進行的劃分均為簡單劃分,數據主題下并未繼續劃分二級類目。


    我國平臺:在月度、季度、年度數據等數據類別下繼續細化了數據主題。


    啟示:

          國內外平臺進行政府公開數據主題劃分工作所必須面對的相同問題是主題數量的確定。過少或過多的主題劃分均會給平臺的數據分類管理工作、用戶的數據檢索和開發利用帶來阻礙,數據主題劃分的具體數量尚需根據數據內容信息進一步確定。


    政府數據開放格式


          數量豐富的政府公開數據格式有助于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需求,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平臺對政府公開數據集合的審核工作。


    國外平臺:提供政府公開數據格式具有豐富多樣的特征,如美國所提供數據共涉及49種數據格式、英國所提供數據共涉及10種數據格式、澳大利亞所提供數據共涉及38種數據格式,通用的數據格式包括EXCEL、CSV、XML等。


    我國平臺:提供數據均為常用數據格式,包括Excel、WPS、CSV、PDF,且全部數據均提供如上四種數據格式的開放下載。


    啟示:

          我國的數據開放大部分數據格式為標準統一的風格,這為用戶下載查看政府公開數據資源帶來了方便,但其在滿足多樣的用戶需求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


    政府數據開放的數據采集


          政府公開數據采集是指根據政府數據公開建設的需要,將分散于各政府部門、組織機構的數據資源收集和積聚起來的過程,是政府數據公開的起點,也是政府數據資源能夠得以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基礎。政府公開數據采集源為各政府部門。


    國外平臺:美國所提供政府公開數據集合來源于美國政府175個機構、子機構,225個組織,英國所提供政府公開數據集合來源于英國1172個政府部門、組織機構,澳大利亞所提供政府公開數據集合來源于澳大利亞129個政府部門、組織機構,新加坡所提供政府公開數據集合來源于新加坡112個政府部門、組織機構。


    我國平臺: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和政務服務所產生的數據。

    啟示:

          不同國家政府組織結構的區別是國內外平臺數據采集源存在差異的原因。政府公開數據采集需堅持主動性、真實性、針對性、連續性、經濟性和計劃性等原則。很明顯國外平臺的數據源來源豐富廣泛,平臺的社會參與程度非常高。我國則社會參與程度低,開放的數據以統計局和政務服務為主。


    政府數據開放的流程



    國外平臺:所采用的數據采集方式具有各政府部門向政府數據公開主管部門主動提交數據資源的特征。


    我國平臺:所采用的數據采集方式以國家統計部門統一進行數據收集生產為主。


    啟示:     

          國外平臺的開放流程能夠有效地減少數據采集成本,縮短數據采集周期,但對各政府部門數據提交的主動性具有較高的要求,所提交數據質量也難以保證;


          我國平臺能夠有效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數據采集成本,延長了數據采集周期。


    政府數據開放的訪問權限


    國外平臺:均支持地圖檢索,在可縮放的地圖上劃定一片區域,或在輸入框輸入地名主題詞,即可檢索與該選定區域相關的全部數據集合。全部對檢索結果提供后處理支持,包括檢索結果排序輸出、二次篩選等,具體統計信息


    我國平臺:以國家統計局的“國家數據”為例,雖對地區數據檢索提供支持,但其所提供數據地圖尚不支持劃定區域的查詢方式,對檢索結果二次篩選支持的指標較少,


    政府數據開放的在線功能


         政府公開數據在線處理功能通過提供簡單的數據統計分析工具,為用戶在線處理數據檢索結果提供支持,進一步降低了基于政府公開數據進行程序開發、學術研究的門檻,能夠更加有效吸引用戶通過網站利用政府公開數據。


    國外平臺:通常支持用戶免費注冊,且注冊門檻低,僅需設置用戶名、用戶密碼、提供驗證郵箱以便訂閱平臺相關信息,密碼丟失時進行找回操作;支持RSS訂閱用戶感興趣的信息;提供網站內置交流渠道、分享到國外主流社交網絡的功能;提供郵件反饋的傳統反饋方式或提供用戶請求數據及反饋界面,用戶可直接留言反饋、通過郵件接收反饋信息,或使用其他平臺管理用戶反饋。


    我國平臺:普遍需以登錄用戶身份下載,游客并無下載權限,且其他功能部分受到限制,而國外平臺在數據資源開放下載方面游客與用戶權限無明顯差異。

    政府數據開放的API接口


    我國平臺尚未開放API供開發者使用。

    但隨著用戶參與政府數據公開建設程度不斷加深,中國部分政府部門已經在開放政府數據API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


    如: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擁有版權的“北京地圖”公眾服務平臺門戶網站提供了地圖服務、搜索服務、公交服務、導航服務四類API,地圖API由JavaScript語言和ActionScript3.0語言編寫。通過調用API,用戶可以在自己的網頁中插入北京市地圖、實現北京市周邊查詢、公交路線查詢、自駕導航查詢等功能。



    與國外平臺的比較總結:


         國內外政府數據公開網絡平臺數據利用途徑方面的信息,發現國外平臺的數據利用途徑方面建設以數據服務為導向,強調通過對政府公開數據的直接或間接開發利用解決用戶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發揮政府公開數據最直接的作用。


         國內平臺數據利用途徑方面建設以數據內容為導向,強調多維度的展示政府公開數據內容及數據間的關系,直接滿足用戶對數據的內容需求。


    結束語:

      如何充分發揮政府數據開放在用戶生活職能方面的服務,中國政府數據公開平臺可通過建設應用程序發布交流板塊,開放政府數據API,加強相關宣傳力度等方面鼓勵用戶參與政府數據公開網絡平臺利用中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