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角度來看,
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維護、以區塊鏈結構存儲數據、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可以實現數據一致存儲、無法篡改、無法抵賴的技術體系。
區塊鏈基礎架構主要分為:應用層、合約層、激勵層、共識層、網絡層、數據層和數據基礎設施層。
共識層、網絡層、數據層:屬于協議層,是構成區塊鏈技術的必要層級,是實現區塊鏈技術的基本保障,缺一不可。
合約層:屬于擴展層,區塊鏈的編程性質主要通過該層實現。
供應鏈信息平臺的技術模型主要有三大模塊:應用層的交互模塊,合約層、共識層及網絡層的核心模塊,數據層和數據基礎設施層的基礎模塊。
激勵層:通常發生在公有鏈中,包括發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兩個部分,在供應鏈
聯盟鏈中,共同維護平臺正常運行是每個成員的責任,而產生的利益分配可以按照成員需求通過產品流或者資金流來實現。
應用層
區塊鏈的應用層里面封裝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跟電腦上的應用程序、瀏覽器上的門戶網站、搜尋引擎、電子商城或是手機端上的APP很相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部署在如
以太坊、EOS、QTUM 上并在現實中落地。未來的可編程
金融和可編程社會也將會是搭建在應用層上。
合約層
合約層具有可編程的特性,主要包括各種腳本、代碼、算法機制及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的基礎。
將代碼嵌入區塊鏈或是令牌中,實現可以自定義的智能合約,并在達到某個確定的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無需經由第三方就能夠自動執行,是區塊鏈去信任的基礎。
激勵層
激勵層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制度和分配制度,其功能是提供一些激勵措施,鼓勵節點參與記賬,保證整個網絡的安全運行。激勵遵守規則參與記賬的節點并懲罰不遵守規則的節點。
通過共識機制勝出取得記賬權的節點能獲得一定的獎勵。我們最熟悉的
比特幣的激勵措施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新區塊產生時系統獎勵的比特幣,另一種是每筆交易扣除的手續費。當比特幣數量達到2100萬枚的上限后,激勵就全靠交易的手續費了。
共識層
區塊鏈共識層包含共識算法以及共識機制,共識層的功能是讓高度分散的節點在P2P網絡中,針對區塊數據的有效性達成共識,決定了誰可以將新的區塊添加到主鏈中。這是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也是區塊鏈
社群的治理機制。
目前至少有數十種共識機制算法,包含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權益授權證明(DPoS)、燃燒證明、重要性證明等。
網絡層
網絡層是通過P2P技術來實現分布式網絡機制,網絡層包括P2P 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因此區塊鏈本質上是P2P 網絡。
正是由于區塊的P2P特性,數據傳輸是分散在各個節點之間進行的,部分節點或網絡遭到破壞對其他部分影響很小。
數據層
區塊鏈數據層主要描述區塊鏈的物理形式,是區塊鏈上從創世區塊起始的鏈式結構,包含了區塊鏈的區塊數據、鏈式結構以及區塊上的隨機數、時間戳、公私鑰數據等,是整個區塊鏈技術中最底層的數據結構。
每個區塊都包括了區塊的大小、區塊頭、區塊所包含的交易數量及部分或所有的近期新交易。在每個區塊中,對整個區塊鏈起決定作用的是區塊頭。數據的生成運用了諸多技術,如時間戳技術,它可以確保每一個區塊按時間先后順序相連接;非對稱加密技術使得數據不能被篡改等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