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4174
    • 0
    • 分享到

    《沒有打破碳平衡的1750》

    2019-7-30 17:45

    來源: tanph_service

    1756年,瓦特發明蒸汽機,60年代廣泛投入使用。期間,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大規模使用、樹木砍伐等人類活動加劇了溫室氣體的產生,打破了大氣中的碳平衡。由此,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依據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將1750年劃定為工業化前后的分水嶺。

    24日,科學家們發表了從工業革命前到20世紀的詳細氣候變異圖景,發現過去兩千年最嚴重、長期的變暖事件就發生在工業革命后。造成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就是溫室氣體,也可簡稱碳排放,其最主要的成分是二氧化碳(CO?)。

    在節能減碳全球倡議的氛圍下試想,

    曾經碳平衡的1750是什么樣?

    出行

    方式

    1750

    馬、驢、牛車

    步行

    轎子


    2019

    步行、單車、公交、地鐵、私家車、火車、高鐵、飛機、火箭…

    社交

    方式

    1750

    寫信

    面談


    2019

    面談、線上聊天、打電話、寫信、傳真、郵件…

    娛樂

    方式

    1750

    戲劇、歌劇、舞會、讀書、狩獵、吟詩作對、蹴鞠…


    2019

    電影、電視、手機、游戲機、自駕游、潛水、攝影…

    全球

    人口

    1750

    數量≈9億

    較上世紀增長≈81%


    2019

    數量≈77億

    較上世紀增長≈353%

    14-17世紀,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長率基本維持在11%左右。當前全球人口總數約為1750的8.6倍。


    平均

    溫度

    1750

    地表以1750年為基準線

    海洋以1850年為基準線


    2019

    地表溫度升高1.34℃

    海洋溫度升高1.03℃

    聯合國發布《全球變暖升溫1.5℃特別報告》建議用氣溫升高1.5℃為上限,替代《巴黎協定》2℃的上限。


    CO?

    1750

    濃度≈278ppmV


    2019

    濃度≈415ppmV

    IPCC采用RCP 8.5模型預測出,到本世紀末CO?將達到950ppmV,與古近紀水準持平,而當時南極還沒有冰蓋;2250年CO?將達到2000ppmV,對應到恐龍剛剛出現的三疊紀。


    CH? 

    1750

    含量≈722ppbV


    2019

    含量≈1858ppbV

    甲烷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第二大氣體,當前指數是工業化前的近2.6倍,且據統計,牛呼出的甲烷占到了總量的20%。


    北極

    海冰

    1750

    平均峰值≈1564萬 km2

    平均谷值≈657萬 km2


    2019

    峰值≈1478萬 km2

    當前≈646萬 km2

    當前北極海冰的日消融速度約為1.03%左右,比保持歷史最低值的2012年同期面積還要少21.40萬平方公里。


    南極

    海冰

    1750

    歷史峰值≈2000萬 km2

    歷史谷值≈227 km2


    2019

    谷值≈238萬 km2

    當前≈1616萬 km2

    當前南極海冰的日增長速度約為0.13%左右,比2012年同期面積少89.10萬平方公里。


    物種

    1750

    約32個物種已滅絕

    約2543個有滅絕風險


    2019

    約910個物種已滅絕

    約122552個有滅絕風險

    研究表明:“盡管隨著氣溫上升,部分物種加快了其季節性生命周期循環,但部分動物物種的適應速度跟不上氣候變化速度,目前面臨風險的種群包括西方狍、北美歌雀、崖海鴉和喜鵲。”



    我們無法假設沒有人類活動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的產生是自然規律使然。清朝時期,閉關鎖國,發展的力量迫使國門大開。人類這個看似強大的物種,既無法違背自然規律,也無法避開歷史前進的浪潮。

    今年內,英國、歐盟相繼宣布以零碳為目標,我國各省市也相繼進行零碳或低碳改造,減碳責任不應該只落實在政治體,同時也應該落實到每一個人。

    全球溫度升高1℃意味著什么我們無法想象,但我們可以把空調溫度調高1℃;海平面上升1米會帶來什么我們無法估量,但我們可以節約少用1噸水;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再升高1倍地球會有什么變化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可以多乘坐1次公共交通、少1次私車出行。

    生活中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為地球清掃降溫。你支持低碳,可是你知道自己減了多少碳排放嗎?加入碳普惠,幫你記錄低碳生活,看看“小舉動”可以集聚成一股什么樣的“大力量”。


    參考資料:

    ①《工業化前》——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②Berkeley Earth “Land + Ocean” Data Set

    氣候變異圖景:過去兩千年最嚴重變暖事件發生在最近——科     技日報

    ④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⑤極地環境與氣候變化前沿科學中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