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都身體力行保護版權的那一天到來之前,版權市場的混亂總會存在。但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保護版權這件事情本身并沒有過錯。
作者 | 陳出木
責編 | 大紅
出品 | 微果醬
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侵權案日趨常見。比如,知名視頻博主papi醬持股的北京春雨聽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雨聽雷公司”),就因為音頻版權問題被起訴,昨天正式開庭。
顯然,現在可見的情況是,人們的版權意識不斷提高,但版權市場卻遠未完善。
果醬妹此前曾經多次科普過圖片侵權或者字體侵權的那些事,但在這次papi醬公司被告事件中,版權的主角是音頻,所以還是先給大家捋一捋詳情吧。
事情是從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旗下自媒體賬號“Bigger研究所”上傳的視頻配樂侵權開始的。
北京音未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音未公司”)以侵犯其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把papitube的經營方北京春雨聽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雨聽雷公司”)和徐州自由自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由自在公司”)訴至北京互聯網法院,索賠25萬余元。
音未公司稱經日本唱片公司Lullatone,lnc.獲得《Walking On the Sidewalk》版權。而papitube擅自將其作為背景音樂制作名為“20180804期2018最強國產手機大測評”的商業廣告短視頻,并上傳至“酷燃視頻”通過自媒體賬號“Bigger研究所第一季”傳播,播放近600萬次,獲得巨大收益。
在庭審過程中,春雨聽雷公司辯稱有證據無法證明音未公司享有著作權,且在蝦米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平臺,都標注了音樂作者為“Lullatone”,亦無法證明背景音樂是否來源于涉案視頻,且認為“該音樂的商業價值極低,侵權行為可能獲得的利潤低。”因此,春雨聽雷公司認為索賠費用過高不合理。
案件并未當庭宣判,但因為案件涉及知名度較高的papi醬,且又是音頻侵權,所以還是引起廣泛討論。
果醬妹在網易云音樂平臺《Walking On the Sidewalk》的評論區看到不少人表示因為這個案件而來。因為一條音頻被索賠25萬,讓吃瓜群眾都有點慌,“用它來做孩子們講故事的BGM會不會被索賠?”

網易云音樂評論區
事實上,音頻作為一種作品形式,和圖片一樣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簡稱《著作權法》)保護。因此當“Bigger研究所”把不享有著作權的音樂作為商業廣告視頻的背景音樂,并從中獲利時,音未公司才據此起訴。
音頻侵權其實比你想象中還要常見,2019年剛過半,案例就已經屢見報端:
? 2018年12月28日,主播馮提莫在直播中使用未經授權的歌曲,斗魚平臺被判賠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音著協”)5200元。
? 2019年1月21日,公眾號“真像大白”發文稱,電影《燃點》擅自編輯、使用《真像大白》音視頻內容,用于謀利,已發律師函。
? 2019年5月,翻拍自1992年版《新白娘子傳奇》的網劇《新白娘子傳奇》,因使用《千年等一回》等音樂涉嫌侵權,被索賠1000萬元。
? 2019年7月22日,VFine稱優酷出品的《這!就是街舞》中,改編使用其版權合作音樂人Panta.Q郭曲的《戰馬》,將向優酷維權。
顯然,音頻的版權問題早在慢慢發酵。
近年來,越多越多的自媒體開始嘗試音頻、短視頻的內容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往往會用到一些背景音樂,要注意的是,任何作品進行商用時都要注意確認版權歸屬,依法依規使用,才能避免踩進版權市場的坑里,否則配樂一時爽,侵權被索賠是分分鐘的事。
如果存在侵權事實,只能躺平認罰,但版權市場之亂并非僅此而已。
自從4月11日,視覺中國“黑洞照”事件后被約談整改后,另一家圖庫全景網也暫時關閉網站進行整改。國家版權局更是在4月12日發布公告要求各圖片公司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范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
但一次整改并不能根治問題,不少圖庫網站仍然存在版權審核不嚴的問題。
7月22日,“瀟湘晨報”在公眾號推送文章《因為這張封面圖,我們收到東方IC的“律師函警告”》稱,7月19日收到東方IC發來的《版權預警函》。但經過調查卻發現,被認定侵權的圖片版權是屬于貴州都市報而并非東方IC,瀟湘晨報獲得授權轉載,據此斥責東方IC疏忽版權審核。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隨后,“瀟湘晨報”在7月23日再發文《瀟湘晨報的獲獎圖片,怎么成了東方ic的了?》表示,自家圖片的版權居然被東方IC掛出售賣,并列舉了多個媒體使用據稱是東方IC的圖片但最終在侵權訴訟中敗訴的例子,證明其“一方面侵犯媒體的版權利益,又以此向媒體索賠。”
無疑,版權市場之亂,使用者侵權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有圖庫網站自身對于圖片版權審核不嚴的原因,對于未擁有版權的圖片也擅自出售版權。在侵權訴訟中,已經購買版權的用戶和圖庫平臺簽訂的協議合同常常因此無效,最終造成敗訴并賠償的損失。
比如“瀟湘晨報”所舉的例子,《健康時報》官微曾因圖片侵權被告,盡管辯稱圖片來自東方IC且有使用協議,依然敗訴;廣東時代傳媒有限公司也因文章使用的圖片無法證明東方IC享有著作權,被判賠1500元,道歉7天。

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可見圖片版權市場的混亂是多方共同造成的,無論是版權意識仍有不足的使用者,還是在版權審核上存在諸多問題的圖庫平臺,都有責任。
版權已經是內容行業避不開的問題,對于使用者來說,動輒萬計的賠償金額已經讓他們成了驚弓之鳥;對于越來越多的版權機構來說,它們的名聲已經因為無數索賠案件而跌至谷底,甚至有人人喊打的趨勢。
因此,果醬妹在這里還是要多嘮叨幾個點,提請大家注意:
1、盡管和版權機構簽訂了協議,購買了版權,但仍然可能出現因為作品版權實際上并不屬于版權機構而使得證據不足,被認定侵權的情況,畢竟版權機構也曾經因為盜用他人作品被告上法庭。
2、任何作品的商用都要慎之又慎,來源不明的就不要用了,各搜索引擎上的圖庫、音源都不一定百分百可靠,一旦涉及商用務必仔細核實版權。
3、作品不做商用也存在風險,有些作品版權方會認定作品還是給使用者創造了好處,包括閱讀量、粉絲數等,這一點在公眾號配圖上就常有耳聞。
4、公開播放背景音樂需要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包括飯店等經營性場所,需要與音著協簽訂“背景音樂有償使用許可協議”,否則很可能面臨訴訟。并且注意,存在一些宣稱擁有海量音樂著作權實際并沒有的第三方服務公司,誘導商家與其簽署協議,單憑上有授權文件,可能出現侵權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平臺在圖片版權方面給予了內容創作者保障。例如騰訊系的企鵝號,頭條系的頭條號,以及近日也上線了免費圖庫的阿里系的大魚號,這對于在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來說是一大利好,減少了對圖片侵權的擔憂,專注內容的輸出,于平臺方和創作者都是雙贏的事情。
大家的版權意識都在不斷提高,版權市場的規范卻沒有跟上,渾水摸魚者眾多,利用各方信息不對稱,進一步攪渾了這潭水。在現今這樣的深水區,內容創作者需要更加謹慎,同時也應該一同監督版權機構,規范版權審核,避免著作權人沒有獲得應有的權利,有人卻賺得缽滿盆滿。
毋庸置疑,在一切尚未成熟時,版權誤成了盈利的籌碼,市場積冗已久。但保護版權依然是一件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