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認為利于交易結算的
區塊鏈在實際應用中受阻,原因包括應用成本過高、監管趨嚴和應用環境不成熟等,這顯示華爾街對其應用前景過于樂觀。華爾街最初對區塊鏈感興趣時的興奮情緒,正讓位于實用主義,因為企業意識到,區塊鏈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真正起飛。
兩年前,納斯達克和花旗集團宣布推出新的區塊鏈系統,稱該系統將提高私人證券交易的支付效率,甚至被譽為“全球
金融業的里程碑”。
但分析人士指出,兩家公司并沒有推進這個項目,因為盡管它在測試中發揮了作用,但完全采用它的成本超過了好處。區塊鏈大規模應用可能仍需要一段時間。
就在上個月,臉書公司公布了推出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支付系統的計劃。包括銀行、大型零售商和技術供應商在內的公司正在投資數十億美元,尋找區塊鏈的用途,但對過去4年宣布的33個涉及大公司項目的回顧,以及涉及這些項目的十幾名高管的表態都顯示,這項技術尚未兌現其承諾。
這些項目中至少有十幾個還沒有通過測試階段,應用機構包括大型銀行、交易所和科技公司,另外一些度過測試階段的技術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一些高管表示,監管障礙常常會減緩執行速度。在臉書的計劃遭到全球監管機構和政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后,審查可能只會更加嚴格。瑞銀支持的一個名為實用結算幣(Utility Settlement Coin)的金融交易數字現金系統項目,預計經過5年多的努力,將于明年實現商業化。其項目負責人拉姆指出,要使該系統轉型,還需要其他市場進程轉向基于區塊鏈的系統,這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但仍有不少咨詢師、分析師和其他支持者依然對
區塊鏈技術保持樂觀。
加密貨幣背后所依賴的技術可能給金融業會帶來變革,這可能有助于交易立即結算,加速國際支付,并消除對成本高昂的中介機構的需求,可能為該行業節省數百億美元。格林威治咨詢公司估計,去年資本市場和銀行業為區塊鏈計劃撥出了17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70%。根據研究公司IDC的數據,到2022年,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投資預計將達到124億美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