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這個時代別說什么智能手機了,現在基本上人手兩個甚至更多。不管你是工作還是上學,基本上是離不開:微信、淘寶、支付寶,一些60歲以上活到老學到老的老頭老太太們都會刷個抖音,聽個評書啥的.....
除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App外,還有一類特殊的應用程序,叫DApp。
那么,什么是DApp呢?和App有什么區別呢?為什么這兩個名字看上去這么像?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什么是DApp
什么是DApp?
DApp,全稱是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APP就是在底層區塊鏈平臺衍生的各種分布式應用,是區塊鏈世界中的服務提供形式。DAPP之于區塊鏈,有些類似APP之于IOS和Android。

這里要補充一個知識點——智能合約。這個合約部是紙質的。一般紙質合約 類似于合同、協議、契約等共同遵守的條例,而智能合約是電子版合同、數字化合約、智能化合約,是將合同合約用代碼寫成一段小程序,重要的是這段代碼一旦寫好就無法修改無法篡改,并公之于眾保存在區塊鏈中去中心化,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如違約或合同到期,智能合約會自動觸發。
DApp和App到底有什么區別?
既然DApp是指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那它的去中心化體現在哪里呢?
拿騰訊QQ來舉例,QQ空間大家肯定都玩過,數據都存儲在中心化的騰訊服務器里。如果騰訊服務器除了故障,或者是因為熱點事件,導致騰訊服務器宕機,QQ空間就不能用了,必須等服務器修好后才能使用。
其實手機應用市場里的大部分App,是依賴中心化的服務器來運行的。

DApp就正好相反了,它省去了依賴于中心服務器來運行的環節,用戶的數據通過加密后直接存儲在區塊鏈鏈上。
你看DApp和APP雖然名字相似 但其實差的還是挺遠的。
騰訊可以后臺刪除違規的QQ空間內容,這是中心化的優勢;DApp的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一旦你記錄了數據就不可篡改,除非這條區塊鏈被成功地攻擊了。騰訊有權下架QQ空間,關閉服務器,讓QQ空間無法使用;DApp一旦發布之后,是無法“下架”這款DApp,也無法做修改,除非區塊鏈被成功攻擊了。開發團隊可以選擇發布新的DAPP升級版,但前提是需要得到大多數曠工(出現節點)的支持。
根據去中心化的對象,DAPP可以進行分類。對于一個中心化服務器而言,包括計算、存儲能力,以及所產生的數據三個方面,而由數據之前的關聯度又產生了某種特定的“關系”。
DAPP基于底層區塊鏈技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針對用戶體驗和DAPP應用種類的豐富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