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行業魚龍混雜,有專注于做實事的大佬,也不乏渾水摸魚的小人。借著區塊鏈的幌子,干著不能見光的勾當,使大量不法分子作為撈取利益的工具,同時也對無數投資者造成了金錢與精神的雙重傷害,小人狂歡之時,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悲哀···
最近有讀者后臺留言讓扒一扒CSAC信用鏈。這個“信用鏈CSAC”真是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小編還沒有費功夫,就扒出了CSAC信用鏈的8條證據,當你看到下面的數據是走還是留,全憑你自己···
CSAC在白皮書中提到“信用鏈團隊已經和貴州潛龍堡酒莊、中國醬香專家委員會、仁懷市醬香產業協會等知名機構達成了合作意向”。而在多家不知名的媒體快訊中,還聲稱“和茅臺集團旗下產品達成合作產品溯源防偽”。經過逐一核查后,發現這些落地場景沒有一個是真的?!

快訊中提及的分析師“Barron Ford“幾個引擎都沒有搜出來,Barron Ford可能是CSAC自己想象出來的人物···

看下圖:其實和人家茅臺合作區塊鏈防偽系統的是螞蟻金服,而不是你CSAC信用鏈。


但在CSAC的介紹中,CSAC Foundation的設立目的是管理CSAC Token的運行和發行工作。但美國工商注冊信息中,這家基金會并不存在。

CSAC出示的基金會工商注冊信息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工商信息查詢處發現,編號為20181719571的企業并不是CSAC聲稱的“Credit Safe Chain Foundation”。而且所謂的“Credit Safe Chain Foundation”也并不存在。
小編還驚奇地發現,CSAC在白皮書中出示的所謂英國公司的營業執照竟然是由塞舌爾政府頒發的,公司名稱“CSAC Prime Group Holding Limited”也和白皮書中所提及的公司名稱“Uk Wallton Group Ltd”不一致。

注冊時間為2019年5月27日,更與項目方“2016年秦俊寧先生創辦Uk Wallton Group Ltd”的說法大相徑離。可文檔信息顯示,這份1.2版本的白皮書創建和最后更新時間為5月31日,也就是說,這份白皮書是剛剛換上去的,就在注冊完塞舌爾公司營業執照的第四天。
此前版本的白皮書是什么樣?出于好奇,在CSAC的社群中找到了1.1版本的白皮書。

怎么看上去,這一版本的公司營業執照貌似更為合理——確實是由英國工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公司名字也是一致的。而且,2018年12月28日的創立時間至少也比幾天前注冊看起來更令人信服。
但,為什么CSAC要冒險更換一個漏洞如此明顯的版本?小編帶著疑問到英國工商局官網進行查證。

(英國工商局信息顯示,UK WALLTON GROUP LTD的負責人為QIN, Juning)
如此來看,
難道CSAC真的沒有說謊?
左圖來自英國工商局
右圖來自CSAC1.1版本白皮書
細心地的小編發現,英國工商局的注冊信息顯示這家公司編號是11738262,而不是6364577。另外,注冊時間也不一致。而即便是這家公司,在英國工商局登記的營業范圍也顯然與區塊鏈無關。
為了謹慎起見,輸入公司編號“6364577”,以進行雙重驗證。但結果顯示,并不存在編號為“6364577”的公司。倒是有一家編號為“06364577”的公司,名為“4 MOTION SERVICES LIMITED”,早在2012年就已經解體了。

假如CSAC的歸屬公司真的是“UK WALLTON GROUP LTD”,此“秦俊寧”就是彼“Qin Junning”,為何CSAC要如此費勁地偽造營業執照,還匆忙的換上一個塞舌爾的營業執照?
那么所有的疑問聚集起來,一起指向了一個事實,那就是——CSAC項目方根本就沒有注冊任何公司進行任何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而所謂金融背景豐富的秦俊寧先生大概也只是一名演員。截至當前,CSAC官網上的英文版白皮書依然保留著這張英國公司執照。
對比前后兩版白皮書,CSAC在第二部分“信用鏈的介紹”中增加了大篇幅的內容,闡述區塊鏈時代帶來的變革。順手百度了一下,結果發現,這些內容完完全全都是從《騰訊可信區塊鏈方案白皮書》中摘取出來的。

不僅對區塊鏈的見解是抄的,就連項目愿景也是抄的。這些內容與一個叫溯源鏈的項目介紹有著極高的重合度,極有可能是抄的溯源鏈的···
從信用鏈群里發出的資料看,這個CSAC似乎得到了海內外眾多媒體的擁簇。但實際上,幣圈媒體的快訊付費就可以發,早已不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所謂的金色財經和新浪財經報道,不過是個人注冊賬號發布的內容。這些宣發陣容很有可能就是購買了所謂的 “媒體資源包”來完成的。付費一個套餐,即可宣發到數家媒體網站上,再高級點的“媒體資源包”還包括國外媒體網站,甚至納斯達克的廣告位。
CSAC自稱項目獲得了300多家歐美媒體報道,但實際上所羅列的幾個外媒網站結構單一、設計簡陋,毫無知名度可言,更別提背書效力了。
CSAC有意在自己網站下方放置了BBC、以太坊、金色財經這樣的知名機構,偽裝成友情鏈接,為自己增加背書。但實際這些LOGO均只是單純的圖片,點擊后并無法跳轉至該網站。不知道項目方是太珍視自己的流量還是太珍視網站的制作成本。

另外,網站的社媒logo點擊后均仍是返回官網首頁,并沒有錨定真正的社媒鏈接。當然,不好意思錨定一個只有6個粉絲的特推賬號,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據某領導人的團隊口口聲聲地在群里宣揚CSAC是真幣,是真正做事的區塊鏈項目。但他們卻回避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開源代碼庫。
混跡幣圈的那么長時間的某領導人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或許對他來說,項目做不做事其實根本不重要,自己能不能從中盤到資金才是關鍵。
項目落地場景、所謂英國公司、管理token的基金會、所謂強大的海內外社區、項目技術開源代碼庫,全部子虛烏有。
經過兩個小時的查詢,終于查看到CSAC官網的源代碼,呵呵,同時還發現了一個極其諷刺的事實。

CSCA官網代碼中,description(描述)和keywords(關鍵詞)填入的信息竟然都是一些“免費網站樣板”之類的信息。顯然,網站是找外包團隊做的,而且還是一個很糙的外包團隊,連官網都要外包的CSAC,又要談何技術含量呢?
小編追蹤到CSAC的入金地址,1300多萬的USDT,已經快被搬空了,只剩下26萬了。

據內部消息,CSAC快要崩盤了。所謂“競選超級節點”和“投幣上線火幣”都只不過是為了穩住幣價而放出來的說辭而已···
項目馬腳再多,也總阻擋不住有韭菜樂意入場。畢竟,項目方有的是故事。先是集合市場領導人去貴陽酒廠兜圈,接著老外演員再出馬,以基金會主席的名義參觀四川交投跨境寶。然后是“WBF新加坡技術大會暨亞洲亞洲區塊鏈頒獎盛典”和“CSAC香港千人峰會”。隨之其后的,還有“競選超級節點”和“投票上火幣”等等噱頭。
社群里的市場領導人,也總有辦法博取韭菜們的信任。比如為你做全面的知識普及,從比特幣發展史,聊到區塊鏈前景,再聊到投資理念,最后無縫對接地轉入CSAC信用鏈。
記得和CSAC某位領導人聊天時,CSAC市場團隊中的某位大領導直接撂話,幣圈就是割韭菜的。
然而,韭菜們看不透的,何止是項目,還有他們自己。他們總是身為韭菜,卻不自知。他們更不會知道,天天在群里呼喊著“愿天下再無韭菜”的群主,背地里期待的竟是“愿天下再無難割的韭菜”。
此次plus被爆雷,市面上的其他資金盤一定會受到蝴蝶效應。記住當市面上各種謠言四起的時候,千萬不要留戀于項目所承諾的收益。你不出逃,有人會出逃,幣圈——資金盤項目就是賺接盤人的錢····
記住幣圈可以讓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讓你一夜傾家蕩產。散戶在幣圈永遠是韭菜的存在。不想成為韭菜就要反其道而行。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貪念。
在夢想取得高額回報之前,首先看住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本金。金融的力量,不在于短期高回報,而在于基于時間之上的復利。利令智昏,孤注一擲,最后的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人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