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在鏈得得梳理市值TOP50的數字貨幣中,其中70%是公鏈項目,公鏈就好比區塊鏈的水、電、煤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底層的公鏈技術支撐著整個區塊鏈的發展,也決定著區塊鏈資產應用生態的發展進程。本次活動邀請了三位區塊鏈公鏈的創業者進行項目分享,并對公鏈的投資價值標準,公鏈3.0時代進程判斷、以及未來公鏈殺手級產品如何產生等話題進行了精彩討論。
本次對話嘉賓:
嚴肅-U Network 聯合創始人:內容價值預測平臺
硅谷密探聯合創始人,曾在Lyft等硅谷高科技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曾在IJCAI等頂級計算機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
Mr. Stephane Laurent-Penta首席市場官:熔合高速鏈路和高性能DAPP運營平臺的區塊鏈網絡
在區塊鏈技術方面具有豐富的顧問經驗, 曾服務過梅賽德斯-奔馳、皇家菲仕蘭康柏尼股份有限公司、羅氏等世界500強公司。
郭睿-Ultrain聯合創始人&CEO:具備進程級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合約區塊鏈操作系統的區塊鏈生態
前IBM全球咨詢服務部技術總監,創新開發中心負責人;前阿里巴巴安全事業群技術總監。
主持人:李非凡-鈦媒體潛在投資COO&鏈得得內容負責人
以下為本次對話實錄,由鏈得得APP整理翻譯如下:
1、李非凡:如果量能龐大的傳統企業或資產自己去構建公鏈、行業鏈或跨鏈協議架構,自己導入周邊更緊密實體資產的鏈上生態,公鏈創業團隊如何應對這種挑戰?
郭睿: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回看一下計算機的發展史。在Dos系統開發出來之前,應用的開發時間周期很長。首先需要開發操作系統,基于此開發應用,最后才可以變成一項服務。但是這種操作系統開發難度大,應用開發成本高,最終成果并不理想,所以最后出現了一部分人專門做操作系統。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在于術業有專攻,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產業的成熟,會有人負責自己最擅長的那個部分。
嚴肅:這個問題非常切中行業痛點。從本質上來說,公鏈的價值并不僅是簡單的技術,更多的是一個生態系統,也就是說基于這條公鏈可以給為開發者提供什么樣的價值。這也是我們做Dapp的一個初衷,想要告訴用戶這個經濟模型可以提供更多的流量支持,并且可以形成獨立的生態進行流暢運作。
Stephane Laurent:以google和facebook的例子來看。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對技術進行開發。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改進的,但是這些傳統的大公司更多的是中心化的組織架構模式,用中心化的思維去運作去中心化的事情面臨一定的挑戰。
李非凡:前不久Facebook面臨盜用5000萬用戶數據的問題,如果這些大公司面臨區塊鏈技術的挑戰,這很可能是公鏈創業者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個機會。
2、李非凡:在鏈得得梳理市值Top 50的數字貨幣時,發現近70%是公鏈項目。從投資人的角度看,如何選擇合理的有投資價值的公鏈項目?在公鏈生態的搭建上,哪些資產最接近同時也最適合上鏈?
郭睿:在我看來一個公鏈項目的投資價值主要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是公鏈最核心的價值:技術,在技術上的突破是決定這條公鏈是否有投資價值的關鍵因素。在區塊鏈3.0時代,這種技術上的創新需要在密碼學領域上產生突破;其次是生態應用和社區的豐富程度,公鏈的競爭本質上是生態的競爭,生態和社區代表了這個公鏈未來的增長潛力。
資產上鏈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虛擬資產:主要包括娛樂,還有之前Stephane說的粉絲經濟,也包括游戲里面的虛擬物品,以及醫療行業的數據資產等。二是實物資產:是實物資產中具有唯一性,以及溯源性的資產,這些資產可以天然的形成鏈上鏈下相結合實現token化。實物資產的上鏈并不僅是在鏈上注冊一個ID號,更多的是通過密碼學技術去實現鏈上和鏈下資產相對應。
嚴肅:公鏈項目投資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看:首先最重要的還是技術本身,區塊鏈解決的是互聯網需要解決的全部問題,包括產品、運營、技術等,同時更重要的一部分是要對一個社群進行維護,這些都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所以一個公鏈項目的好壞還是要看技術本身的價值。其次,可以考察這個項目中長期有沒有落地的價值,區塊鏈投資是一個慢工出細活兒的工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進行評估。最后,是評估公鏈項目的共識,比特幣和以太坊剛出現時,只有一小部分人參與,隨著共識的擴大,才迎來了之后一系列爆發。
在上鏈方面,1、互聯網原生的一些資產非常適合上鏈,比如內容;互聯網外的包括金融數據等也是適合上鏈的資產;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線下具有獨立ID,可溯源的資產,物聯網可以讓物理世界和區塊鏈世界形成一個鏈接,解決區塊鏈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這部分的潛力非常大。從具體落地情況看,我個人比較看好物流行業,通過智能合約的方式,實現貨期和賬期的同步。
Stephane Laurent:我認為科技和社區是衡量一個區塊鏈公鏈項目是否優秀的,這樣的兩個因素。技術上看包括整個項目涉及到的生態系統。在社區方面,很多項目都是由去中心化的組織進行運營,這也需要從各個維度去強化去中心化的概念。在應用方面,我把區塊鏈分成了幾個歷程,第一個是比特幣階段,比特幣是一個數字貨幣,在這個階段應用較多的是銀行和金融業;第二個階段是智能合約階段,會更多的在供應鏈領域進行應用。目前我們主要應用于銀行和金融、文娛、數據處理等領域。
3、李非凡:公鏈的技術支撐了整個區塊鏈的發展,現在很多項目表示公鏈已經進入了3.0的時代,3.0的標準是什么?區塊鏈公鏈3.0將會帶來哪些應用思路的改變?
郭睿:其實像我在ppt最后一頁講述的那樣,區塊鏈3.0的時代,是一個可編程的商業化社會。
這個可編程的商業化社會分為三層,最下面的一層是區塊鏈3.0的公鏈,這個公鏈有兩大特性:一是在核心上解決了技術和性能上的問題;另外一點是在這個底層工聯上由一個穩定的數字貨幣,才可以有效的支撐商業社會的發展。在公鏈的基礎之上,需要一系列的去中心化的商業設置建設來保持生態的良好運營,例如去中心化的保險,貸款,銀行等。最后一層是去中心化的應用,在這個階段的應用領域將會十分豐富。但這并不意味著各行各業都會通過區塊鏈的方式進行改造,這些應用只適用于通過區塊鏈的方式降低信任成本。
嚴肅:區塊鏈3.0的概念在目前階段并沒有達成共識,有些項目已經打上了區塊鏈5.0的旗號。我從個人的角度來分享一下對區塊鏈3.0的看法。
在說區塊鏈3.0的時候,先簡單回顧下區塊鏈1.0和2.0,1.0主要是針對支付領域的比特幣,2.0出現了可編程的公鏈以太坊,但是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貧瘠,處理速度底。除了剛剛郭睿提到了基礎設施的完善,3.0時代的去中心化應用應該普及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目前來看99%的區塊鏈項目都存在投機性,但到了真正的3.0時代,99%的產品都應該是日常生活的應用。
區塊鏈3.0更多的是打造一個體系和生態,以微信支付為例,微信支付維系了整個知識付費的體系,使得資金在這個體系里面流通起來。區塊鏈3.0將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更加安全以及便捷的時代,也會更加的自由平等。
4、李非凡:在未來5到10年,最終留存的平臺級公鏈項目將會有哪些?
郭睿:最極端的情況之下會存在兩條,中國一條,美國一條。從目前的環境來看未來將會有5到6條,這幾條公鏈是有主側鏈機制,將形成一個非常豐富的生態,最終會是一個交叉網狀的系統。所有的信息和內容可以在里面進行流通和傳遞。
Stephane Laurent:沒想到今天Demo Day的問題如此切中要害,我認為從全球來看,未來將會有一個非常大的頭部公鏈平臺,以及數十家公鏈平臺。
嚴肅:這個問題很難給出具體的數字,但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分析:第一是從公鏈社群的維度。區塊鏈非常注重社群,而區塊鏈的本質就是一群人在一個社群里做事情。但社群本身帶有地域性的,我想這也是為什么郭睿會提到極端情況下將是中國一個,美國一個。本地化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俄羅斯和韓國也會有自己比較大的公鏈,也許之后會有俄語系和韓語系等等。公鏈將會是全球化和地域性的博弈,要考慮誰會帶來更大的利益?
另外一個維度是區塊鏈的應用,關鍵是看未來殺手級的應用出現在哪條公鏈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區塊鏈項目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唯一的應用也就是token。例如下一個殺手級應用出現在量子鏈上,那么量子鏈很有可能會超越以太坊。
阿爾法公社創始合伙人&CEO許四清:關于剛才未來公鏈的討論三位嘉賓說法都不盡相同。在我看來,現在區塊鏈項目的階段和當初網絡出現的階段不一樣,現在互聯網的技術非常發達,在這種情況下各個項目其實并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未來阿里,百度,騰訊,Google,Facebook這些互聯網頭部企業做公鏈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們有密碼學技術核心,又了解互聯網計算,同時有大規模商業應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認為這些企業在做公鏈時更容易勝出,想聽聽三位嘉賓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聯想創投楊林苑: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最早V神來介紹以太坊公鏈的時候我們沒有抓住這個時機,和第一批公鏈項目失之交臂。現在做公鏈的項目非常多,每一個公鏈項目都表示自己的項目突破了原有的一些問題,但他們是否真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以及未來是否需要這么多條鏈? 從聯想的角度來看,未來是公鏈生態的競爭,一方面是社群,另外一方面是硬件節點,無論是存儲還是算力,機器都是非常可靠的節點。聯想目前也有大量IoT的運算,未來我們也想更多的支撐公鏈的項目。
4、李非凡:剛剛提到了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市場到底是否需要這么多的公鏈?過多的公鏈是否將造成資源浪費、交互繁瑣、通訊隔閡,反而會對生態的內部效率造成影響?
郭睿:這其實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公鏈的競爭其實就是生態的競爭,最主要的競爭點是在未來幾年之內哪個公鏈生態上會出現殺手級的應用。當殺手級應用出現之后,其他的公鏈平臺會逐漸衰落。在經歷過這個過程之后,有可能只剩下5、6條公鏈存活下來。
另外關于互聯網巨頭做公鏈更容易勝出的問題,首先很感謝對BAT的認可,做公鏈和傳統互聯網有一點不同,除了技術層面,區塊鏈需要做社區,社區的支持對做公鏈非常重要,而在傳統的BAT中并不存在做社區運營的人。
阿爾法公社創始合伙人&CEO許四清:用微軟的例子看,windows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取決于office的應用。在有了office之后,才能把開發者聚集起來。其實我有點不太同意您的意見,我認為社區不是靠運營來的,而是靠利益吸引來的。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制造更多商業機會,會更吸引開發者。我認為在公鏈上第一個勝出的應該會是把鏈和核心應用結合起來的平臺。
郭睿:對于您的觀點其實我非常的理解,肯定是專業有分工,但我們知道所有的系統都不是一天建成的。像阿里現在這么大的系統,最開始也是有很多的問題,正是由于阿里有一個殺手級的應用,有一個非常龐大的用戶量,從而驅動技術團隊去完善問題從而更好的適應商業場景。這在公鏈的發展也是一樣,公鏈及公鏈上的應用,也會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