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Libra的出現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
金融服務效率以及實現普惠金融提供了較大幫助,但同時也面臨用戶隱私、合規與監管和匯率風險等問題,容易沖擊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就全球貨幣體系而言,Libra對其產生了重要影響。貨幣專家吳志峰認為,當前全球貨幣體系仍存在“特里芬難題”,而Libra作為一種超主權貨幣,以錨定一籃子貨幣而不是單個貨幣作為兌換,完美解決了“特里芬難題”。起初人們可能不認為它是一種貨幣,但是它起到了交易媒介的作用,而且如果保持穩定的話,它也可以充當價值尺度和貨幣價值儲備的作用,隨著Facebook近27億潛在用戶的增長,Libra對國際貨幣體系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然,從監管與數據信息保護的視角,Libra也存在一定風險。美聯儲主席Jerome Powell在Facebook推出Libra之際發出了一系列危險信號。他表示,Libra引發了監管機構對隱私、洗錢、消費者保護、金融穩定等問題的擔憂,希望
加密貨幣創新能夠以一種安全可靠的方式進行。英國央行行長Mark Carney一方面認可了Libra可以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金融的包容性,但同時也表示英國對Libra只是持開放態度,而不是大門敞開,并且會受到嚴格的監管。法國央行行長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表示,將成立一個G7(七國集團)對Libra在內的加密貨幣進行有效監管。
對于幣值波動較大的發展中經濟體而言,Libra對標一籃子貨幣等價兌換決定了幣值穩定性較強,Libra可以為其民眾提供避險平臺。然而,基于Libra的普惠性特點,其他幣值不穩定國家的民眾為避免本幣貶值,必然傾向于用本幣兌換成Libra,容易導致本幣進一步貶值,引發匯率風險,最終沖擊到貨幣體系安全。
對于我國貨幣體系而言,有學者對Libra的出現表示憂慮,譬如央行前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Libra本身是否成功還未有定論,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國際化、全球化的強勢貨幣,導致主要貨幣與它產生兌換關系。這一貨幣可能并不是Libra,但我們相信,從最近幾年趨勢來看,有不少機構正試圖建立這樣一種更全球化的貨幣,屆時就會出現強幣侵蝕弱幣的問題,這對于人民幣和外匯管理都是一個挑戰。中國金融四十人
論壇常務理事會副主席謝平認為,如果美國允許Libra在美國監管下合法運行,則對全球支付系統影響巨大,中國應該有相應對策。清華大學朱軍教授進一步指出,Libra對現有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甚至未來的儲備體系都會有很大沖擊。從監管視角來看,央行結算司副司長穆
長春認為,Libra創造的是跨境自由流動的可兌換
數字貨幣,這類穩定幣的出現和發展,無論是從對貨幣政策執行,還是宏觀審慎管理的角度,都離不開央行的支持和監管,以及各國央行及國際組織的監管合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