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針對互聯網收集的用戶數據的保護問題表示:“技術造成的問題讓技術去解決,應該將對用戶數據的保護寫進代碼,利用
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保護用戶數據的基本規則,將信息的可靠性嵌入到互聯網基礎設施中。”
預計到2022年,數據采集行業的規模將從目前的800億美元增長到近2000億美元,但安全漏洞和隱私侵犯已經侵蝕了消費者的信任。隨著用戶數據逐漸成為知識經濟中最具價值的商品,如何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來獲取用戶數據? 昨天,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針對“用戶數據的真實成本”進行了辯論。
陳磊:把對用戶數據的保護寫進代碼
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首先拋出一個問題:互聯網收集的用戶數據究竟屬于誰?幾乎所有現場嘉賓和觀眾都認為這些數據屬于自己,而不是互聯網公司。但陳磊指出,用戶數據已經被應用于商業用途了,今天互聯網產生了海量的數據,大數據和云計算威力巨大,這對用戶數據安全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需要找到解決辦法。
他認為,當用戶信息被互聯網公司收集管理分析,互聯網公司并不會考慮用戶的最佳利益,由此產生的一些不良后果,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目前雖然有一些解決方案,比如社交媒體的自我監管、政府介入立法等,這些都很必要,但還遠遠不夠。
“技術造成的問題讓技術去解決,應該將對用戶數據的保護寫進代碼,利用
區塊鏈技術打造一個保護用戶數據的基本規則,將信息的可靠性嵌入到互聯網基礎設施中。”陳磊說。
陳磊指出,沒有絕對的互聯網安全,集中性服務器是用戶數據被泄露的根源所在,大量的用戶數據集中在數據中心,黑客會攻擊這些服務器,風險很高。而迅雷做的軟件是用戶擁有計算資源,“我們致力于做沒有服務器的互聯網中心,用戶數據被存儲在用戶的不同設備中,我們只提供云計算功能。”他認為這是一個避免用戶數據被擊中攻擊泄露的手段。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