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顛覆性技術,
區塊鏈技術有望打造“價值互聯網”,推動整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因此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本身并不神秘,只有真正在產業場景落地才能彰顯其內在價值。決定區塊鏈未來前景的重要因素是其與實體經濟產業相結合的程度。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仍然主要局限于
金融領域。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只有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切實改變產業玩法、降低產業成本、提升產業效率、改善產業環境,創新的價值才能得以充分發揮。未來,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將會成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趨勢。
據鏈門戶要實現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產業場景落地,還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找到合適的產業場景,切實解決產業發展的痛點,用區塊鏈解決真問題。一般來說,B2B交易場景更容易使用區塊鏈技術。如果一個產業場景符合以下條件:交易相對高頻,交易主體范圍相對固定,但各方缺乏足夠的信任關系,且各方都具備一定的IT系統運營能力,那么區塊鏈技術這個場景能夠相對容易的落地。未來隨著區塊鏈基礎服務的成熟,也將會逐步運用到B2C的產業場景。
第二,技術進一步完備。區塊鏈技術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51%攻擊問題、硬分叉問題、交易成本偏高、確認速度較慢、交易區塊具有選擇性、POW(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能耗過高、數據隱私較難保護等等。
第三,機制進一步健全。要準確理解區塊鏈“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關系。所謂的“去中心化”,指的是整個體系可以在沒有中心機構管理的情況下實現自動運行。兩個陌生主體在沒有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就能夠低成本、快速地實現相互創建信任,進而實現交易。但是,并不是指放任無人管理。區塊鏈系統仍然是個信息系統,需要不斷根據新的技術和需求,進行迭代升級,這背后一定是存在相應的治理機制的。
第四,產業標準加快建立。雖然大部分信息通信領域的國家標準并不是強制性標準,但是國家標準一旦建立,對于加快行業人才培養、降低技術開發門檻、促進跨鏈數據交換、擴展技術應用場景等方面都會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第五,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措施。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是法外之地,新技術不是違法的擋箭牌,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管規則和機制,對于維護區塊鏈產業生態的良性運轉、防范風險、降低相關企業的合規性風險都有重大意義。此外,我們注意到,現在很多地方已經出臺了推動區塊鏈產業在地方發展的促進政策,這也將對區塊鏈技術在產業場景加快落地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于佳寧 作者系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