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構方面,公有鏈和
聯盟鏈融合持續演進。聯盟鏈肯定比公有鏈先掙錢。下一步肯定會走向融合可能要發明第三種鏈叫“混合鏈”。
2.部署方面,BaaS加速演進。
區塊鏈和云計算是同一時間誕生的,但早期由于技術原因,區塊鏈沒有和云計算結合。現在區塊鏈即服務是一種趨勢,如何將區塊鏈運營和部署在云端,這是可以肯定的一個事情。
3.性能與擴展方面,跨鏈及高性能的需求日益凸顯。一個鏈搞不定,就多來幾個鏈;一個鏈搞不定,就把它切成小塊,這是發展態勢。
4.共識方面,共識機制從單一向混合方式演進。不同的區塊鏈使用的是不同的共識機制,所以我們對共識機制還沒有“共識”。現實中形成共識的方法就千奇百怪,你怎么會指望區塊鏈把它統一了呢?這是不現實的。只能混合。
5.合約方面,可插拔、安全性成為發展重點。整體來看,智能合約還處于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還不夠“智能”。智能合約是合同可編程化邁出的關鍵性一步,但也只是邁出了一步,距離我們將稍微復雜一點的合同用程序表達出來還做不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區塊鏈不可能去信任,區塊鏈只是實現了信任的轉移。我們以前對天發誓,就表明我們認為上天是不可篡改的,是智能合約。
后來我們希望從信任上天信任機構轉向信任機器,所以任何時候價值的轉移都是需要信任的中介,只是我們這次將信任希望轉移到機器上了。
區塊鏈說是創造信任機器,我覺得這句話不完整,應該是創造信任機器的零部件,單靠區塊鏈絕不可能給我們創造一個信任的機器來,我們還需要大數據,需要
人工智能等支持,因為區塊鏈是防篡改,但如果數據在上鏈之前改了呢?下了鏈改還是來得及。
無幣鏈還是區塊鏈,區塊鏈不可能是去信任的,它只是一個信任的轉移,區塊鏈不是創造信任的機器,它還只是一個零部件,我們太高估它了。大數據讓我們相信數據,可是數據會說謊。區塊鏈讓我們相信機器,機器也會詐騙。人工智能讓我們相信算法,你真的相信算法嗎,它會殺熟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