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駐日本?你需要聽這場圓桌會議。鏈得得為大家解密日本政府與交易所、交易所之間、中日之間的博弈共存之道。
鏈得得注:日本金融廳的合法化進程、交易所的風控措施讓日本一度領先。但經過Coincheck事件以后,日本金融廳監管進一步收緊,這其中對風控的監管最為嚴謹,那么日本那些拿到交易牌照的交易所都是如何做的?日本政府的這一急剎車,會對日本在虛擬貨幣市場乃至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有什么影響?中國創業者、投資者在日本應該如何適應日本的節奏?
經過主持人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的提問,提煉如下:日本交易所風控不光是系統層面,監守自盜也是重點;差異化市場也是在強烈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想在日本發展,入鄉隨俗最重要;日本監管層的剎車會給其他國家追上來的機會。(本文由鏈得得根據2018亞太區塊鏈峰會上的圓桌會議獨家精煉整理)
BTC Box創始人張店將美國比作水蜜桃,第一口甜蜜,吃著吃著就覺得沒味道,把日本比作椰子,雖然外表堅硬,但是撬開以后無比美味。從中國來看,日本很多政策、措施讓人無法理解,如果沒有在日本生活過,真的會對日本風俗習慣無所適從,手續之慢、申請之繁雜更是無法適應。
中日國情的不同,讓兩國之間區塊鏈的發展、政府之間的管理態勢都有極大不同。但是近日中國投資人、創業者也開始在日本市場尋找出路與機會,也想在日本金融廳拿到牌照。但在經歷過Coincheck事件以后,風控成了日本金融廳重點檢查對象,如何風控也成了各大交易平臺首要解決的問題。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對各大平臺的風控具體措施進行了詳細追問。
風控不光是系統層面,監守自盜也是重點
在經歷過Coincheck事件以后,風控成了金融廳重點檢查對象,如何風控也成了各大交易平臺首要解決的問題。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對各大平臺的風控具體措施進行了詳細追問。各大平臺做法如下整理:
張店認為,日本雖然也有靠炒幣為生的投機者,但是沒有中國市場瘋狂,日本的立法本質上是保護投資人的利益,比如對資產強行分別監管,中國的措施也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只是方法上不一樣。(詳情可參看鏈得得之前文章:【鏈得得獨家】全球首例數字貨幣及ICO監管方案全調查)
雖然日本沒有合格投資人與非合格投資人的限制,但是在用戶注冊交易平臺填寫信息時,需要強制填寫一些信息,比如是否有政府官員的親戚、內幕交易者關系等用戶信息的申明,在用戶注冊時需要點擊“同意”的地方要比中國多很多。
BTC Box作為日本第8號交易所,至今為止沒有過丑聞、事故。張店表示,除了24小時盯平臺,建立預警機制。系統上、組織架構上的安全都必須考慮到。細節上,比如一鍵登錄對平臺來說危險性較大,BTC Box上就無法使用,必須要進行全面認證以后才可以。內部看,防止監守自盜,張店表示為公司工作人員提供很好的福利待遇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至少一個10萬多的住宿,讓員工不會冒險監守自盜。
“交易所的交易所”,
做企業級客戶防止內部競爭
QUOINEX的紺野騰彌表示,2014年在新加坡成立以后,拿到了日本的金融機構許可證。貨幣交易在日本規模如今越來越大,我們也非常愿意加入到日本的規范系統中。數字貨幣是今后金融市場的創造性的存在,考慮到日本在數字貨幣的管理系統是全球最領先,我們選擇將日本作為公司總部,從新參與到全球的數字貨幣交易中。
平臺用戶也一直反饋說平臺出入金比較慢,但是作為我們的信念,虛擬貨幣作為金融交易,信用、信賴是第一位的。具體來說的話,我們從來不使用熱錢包,100%都是使用冷錢包來進行客戶財產的管理,在這個基礎之上客戶經常會抱怨送金轉賬時間很長,我們會反問客人那你愿意被偷嗎?其實,安全性問題和轉賬時間是成反比的,我們認為為了保證安全性、防止用戶資金被盜,犧牲一點速度是可以容忍的。
在安全性建設方面的投資很大,間接會導致在宣傳上、廣告費花費比較少,因而,很多客戶不太了解QUOINEX。但是用戶層面上看,QUOINEX也會獲取一般的2C的客戶,但是主要是TO B業務,很多客戶屬于是企業、組織型的投資家,這些投資家的資金能夠為我們的交易所提供比較大的流動性,而且QUOINEX是少數的在日本擁有正式牌照之一的交易所,還有一些比如SBI或者說DMM這樣的外匯交易公司也是QUOINEX的客戶,他們本身就自帶幾百萬人的客戶,所以QUOINEX本身不會跟他們競爭,所以QUOINEX把自己稱為“交易所的交易所”,對B2B這方面放的精力比較多。
合法化是日本政府的機會,
但人手不足也是問題
中日由于國情不一樣,無論是實際業務還是法律層面都有很大不同。接下來,鏈得得創始人把問題拋給日本創律師事務所創始人兼所長齋藤創,中日客戶在法律層面咨詢的異同有哪些。
齋藤創認為比特幣和區塊鏈都可以改變世界,自己從2014年開始專門專注于數字貨幣、ICO方面的法律業務咨詢,現在業務內容90%以上都與數字貨幣相關。現在有很多外國的投資家進入日本市場進行交易,除了50%的日本客戶,20%為中國客戶,還有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的咨詢者,他們只會把日本作為自己戰略發展中的一個環節來看,主要咨詢自己國家的一些問題。
總體覺得中國人團隊很多人,每次咨詢都是一大撥人過來,中國的客戶更多的是想要把自己的事業中心從中國轉移到日本來,這當中東京又成為他們的首選。中國客戶大部分對日本的商業環境不太了解,所以需要對他們提意見的方面比較多,比如可行性、合法性,也會幫忙介紹在日本的審計師、稅務師、日本交易所。但具體說來中國和日本的客戶的問題和困惑是差不多的:交易所牌照申請、ICO、挖礦、建分公司等。
齋藤創也認為因為日本政府在去年4月的《新決算法》將數字貨幣合法化對日本數字貨幣發展有著推動作用,所以他也希望日本政府不要對這個行業進行過多的壓迫管理,但是最近的coincheck事件確實影響很大,政府在保護消費者、投資者的觀點上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措施,所以這兩三個月是非常的嚴格,還有就是洗錢這方面來看的話,不只是日本,其他世界上的國家也是一個大的課題,反洗錢這個政策非常必要。
但是日本本身也存在著各種問題,首先就是金融廳人手非常短缺,特別是對于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方面的專業團隊非常少,現在有100家以上的公司申請在日本進行交易的牌照,但是審核人員本身非常少,所以希望政府在現有預算范圍之內能夠對此有所改善。
中日的監管各有所長,
日本不該急剎車
作為區塊鏈投資人,孫健對監管有著別樣的看法。他認為,中國這波嚴監管,對中國區塊鏈的發展是好事。在中國的三波浪潮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出海都失敗了,這第三波浪潮(區塊鏈)來的時候,政府把所有的錢都趕到國外去了,等他們長大了再招回來,就像BAT一樣。
中國創業者應該是最勤勞的,比如客服夜間10點甚至12點都提供一對一服務,還有“三點不眠”,這在國外是無法想象的。
而對于日本的政策,他認為,日本由于近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如果日本政府全面牌照放開,將全世界優質項目集中到日本來,很可能會促使日本經濟實現跳躍。同時在放開的情況下進行嚴格的管理。日本管的很細很嚴,這點做得非常好,但不能因為中國、美國的意見而突然剎車、去嚴查,這會使得新加坡等國家超過日本。這一波浪潮對于日本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機會,重新成為亞洲經濟中心。
日本如椰子,
做好八年抗戰的準備
當然,鏈得得趙何娟拋給嘉賓最后的問題,是各位對正在進入區塊鏈市場的所有人的建議,也是中國創業者、投資者最希望了解的。
張店說了自身經歷和看法,從2014年自己還沒看懂區塊鏈的技術,我看懂幣圈的時候就all in了,那時候以太坊、ICO也有懷疑。但是到今年這個階段,自己開始逐漸明白未來可能連證券、股票甚至公司都會消失。
紺野騰彌也對未來比較堅信,自己從事虛擬交易平臺運營1年了,市場進化太快,真的是1個月相當于1年,但作為金融交易,為了用戶的資產安全我們也在努力。
齋藤創認為日本的法律、風俗習慣一定要遵守,金融行業始終要跟當局者監督方面進行共同撮合的,他也建議剛進入日本市場的創業者,一定要雇傭理解日本法律系統的一些法制方面的人員,要從中國進軍日本市場的話,非常需要對日中兩國的商業環境都非常了解的人。
火幣日本負責人陳海騰有兩點體會。一是一定要入鄉隨俗,日本是個特殊的市場,大家一定要耐心了解日本的做事方式,理解日本公司、法律。第二是日本的審查機制,其審查標準不公開,你不知道是否跟錢有關。以往年情況看,百度到日本的分公司普遍都要等到第八年才掙錢,這也是普遍情況,但是在國內一般3年不掙錢,投資人肯定會撤資。但是日本市場不是這樣,不跑到最后都不知道是不是成功。
孫健從投資角度也給了判斷,他認為所有的大機會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區塊鏈是小概率的事件,你看到別人賺大錢也都是小概率事件,希望大家用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去積極擁抱小概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