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些資料回去的人,普遍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用途。
最常見的用途是注冊各類APP來獲取收益,在O2O盛行,投資人亂燒錢的年代,這些資料可以擼遍上千APP。
在P2P高返盛行的年代,這套資料可以從單家P2P撈取超過百元的收益。
P2P高返和投資人燒錢的年代一去不回了,這些資料又有了新的用處。
買回去的人,拿這些資料偽造身份去申請各類網絡高利貸,就是那種砍頭息30%,1000元到手700元7天后還1200元的714高炮。
由于這些身份信息多數都是白戶(沒有貸款記錄的人),很多根本沒有風控,見人就放款全靠催收的套路貸會紛紛給他們下款。
在貸款的7天時間里,能擼多少家就擼多少家,一個熟練使用機器操作的團體,7天可以擼上千家套路貸,下款后就提現然后卡一剪。
一次黑吃黑就完成了。
但這只是基礎操作,黑的也只是沒有風控能力的弱智高利貸。
身份資料真正精彩的黑吃黑,在于利用資金歸集釣魚。
身份資料最大的買家,其實不是擼高利貸的,而是做網絡賭博和洗錢的那伙人。
網絡賭博雖然服務器在國外,但是資金總要在國內走,如何繞過銀行的監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目前地下錢莊和內保外貸模式都在被嚴厲打擊,最流行的洗錢方式,就是利用大量自然人身份綁定POS,然后利用二維碼來收款。(直接提到方式是否會有些許敏感)
這種小額分散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繞過監管。
賣身份資料四件套的黑產非常清楚這些資料的用途,所以有時候,他們會在這些資料上做手腳,例如資金歸集業務。
就是銀行卡設置資金歸集服務,如果這張卡里有資金,則自動轉移到指定卡。
即使不用資金歸集,所有資料都在黑產販子手里有一份,想辦理掛失凍結非常簡單,結果是一樣的。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賭博網站們好不容易騙來的賭資,在二維碼掃描后,轉入了賣身份資料的黑產的賬戶。
很多搞賭博的只有壞心,沒有腦子,對于買來的洗錢資料都沒有清洗操作就拿來用,最后白白為他人做嫁妝。
結果就是賭博拿來洗錢的賬戶里白花花的銀子,最終落入了倒賣身份證資料的黑產手里。
另外說一件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這些身份資料黑吃黑不僅吃網賭和高利貸,還吃某些P2P。
很多非法集資的公司其實知道自己難逃一劫,所以提前轉移資產,要洗錢洗出去,然后就會采購大量身份資料開始準備。
然后被一把搞空,只能自首或者承認暴雷。
坑人騙人的非法集資被另一波人搞掉所有錢,真是毅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