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技術支撐的
物聯網設備將會推動數據傳輸的大幅度增長,預計到2021年,Cisco 項目就會產生847澤字節(1澤字節為1萬億GB)的數據,雖然
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數據存儲系統,但是它并不能存儲如此大量的數據。于是問題來了,如果物聯網數據不能存儲在區塊鏈上,就很容易會受到攻擊。
不過,通過指向整個數據集的外部數據存儲站點來存儲數據的哈希值倒是完全有可能。實際上,這種外部存儲結構還可以在其他去中心化協議上運行,如 IPFS 或 OrbitDB。更重要的是,在區塊鏈上存儲哈希值,任何人篡改數據都會改變哈希值,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知道被攻擊了,并通過時間戳記錄攻擊時間。
此外,區塊鏈也能從 5G 技術中受益。比如智能合約,這些區塊鏈智能合約通常非常依賴于預言機 Oracles,這些 Oracle 的功能就是將外部數據傳遞給智能合約,當然,前提是必須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在
供應鏈等應用中,5G 技術就能夠在偏遠地區為這些 Oracle 提供便利。
5G 技術還能改進區塊鏈網絡的性能。增加網絡帶寬、邊緣計算的延遲降低,就可能會導致加入公共區塊鏈的額外節點激增。如果能將通過 5G 技術的覆蓋度擴大到邊遠地區,提供更多的移動設備,比如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網絡參與度,進而改善區塊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此外,由于延遲減少,開發人員將有更大的空間來降低時間戳,從而提高鏈上的吞吐量。反過來說,使用區塊鏈進行結算,達成共識和安全性,這也能為物聯網提供更好的支持。
如果想真正理解 5G 技術、物聯網和區塊鏈的巨大潛力和價值,我們必須考慮這三種技術的協同作用。
有了正確的基礎架構,才能將這三種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再利用第二層解決方案、邊緣計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 IoS 等技術,這將會為我們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同時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工作、就業和娛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