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由廣東南方傳媒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辦的首屆中國區塊鏈商業應用與投資峰會暨綠色區塊鏈發展論壇啟動儀式在廣州東山賓館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會上大咖云集,有技術大牛從區塊鏈目前面臨的技術困難和商業模式的挑戰深入淺出的講解區塊鏈目前的發展現狀;也有商業領袖以酒業防偽為例子,講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如何助力中國產業等等。
作為大會的協辦方,廣東省碳普惠創新發展中心的聶兵主任也進行了主題為《綠色發展--“碳幣”的價值遠景》的演講。聶兵主任介紹到,目前碳普惠已在8省設立15個運營中心,分別是廣東(廣州、東莞、中山、河源、韶關、惠州六個試點城市)、河南、浙江、海南、河北、江西、內蒙古和青海。碳普惠平臺上的碳幣的來源有兩種,分別是個人的低碳行為和企業的節能減排項目或節能產品所產生的減排量折算而來。
碳普惠和區塊鏈將來能夠很好的結合應用起來,在其應用場景中,個人的低碳行為可以理解為是積累碳財富的行為,比如低碳出行、節水、節電、節氣、垃圾分類、購買低碳產品、使用電子發票等低碳行為都可以獲得碳幣獎勵。而對于企業來說,保持產品碳足跡的持續降低或者通過碳普惠平臺實現碳中和,就可以獲得龐大的低碳消費群體。聶兵主任還描述了這么一種愿景,希望碳幣將來能夠代表我們可能享受到的環境權益,而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碳幣作為一種數字資產去流通并得到大眾的信任,從而使碳幣的價值最大化。

看了整個會議的介紹,小伙伴們是不是想了解區塊鏈究竟是何方神圣吧。有的小伙伴可能對區塊鏈早有耳聞,但卻不甚了解,下面就由碳碳來為大家科普一下吧。
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
所謂區塊鏈技術,就是基于互聯網的分布式記賬技術,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讓每個人均可參與數據記錄的存儲。
傳統的支付和記賬方式,更多地需要借助銀行等金融中介,交易費用偏昂貴,而且數據存在遺失和被撰改的風險,相比之下,區塊鏈有全網參與者共同管理維護,成本比較低,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區塊鏈中,每錄入一個數據,都會創建一個區塊。區塊分為兩部分:記錄當前區塊的信息叫區塊頭,記錄實際錄入的數據叫區塊體。一個個彼此嵌合的區塊,最終構成了區塊鏈。
因為每一個區塊都必須通過上一個區塊計算出來,任何區塊的篡改,都需要集合全網51%以上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才行,而這幾乎是無法做到,從而區塊鏈中數據的安全性就得到了保證。

以比特幣為代表、近年來大火的虛擬貨幣,都是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支持,但是它們并不等同區塊鏈本身,只是屬于區塊鏈在現實中的具體應用。
在魚龍混雜的虛擬貨幣中,比特幣是不可撼動的龍頭產品,其他貨幣只是對比特幣的模仿,投資風險更是難以控制。

目前來看,在信息安全、支付轉賬、選舉投票、智能合約等領域,區塊鏈都有廣闊前景。
當然,區塊鏈技術要與實體商業對接,在技術和規則上還需要進一步開拓,區塊鏈解決的所謂“不信任”問題其對象也只局限于區塊鏈上的數據。因此如果區塊鏈要與實體業務對接,還需要進一步推動實體與數據之間跨域的“游戲規則”的建立。

以比特幣為例,通過大量計算尋找特定字符串的過程,叫作“挖礦”;用來大量計算的機器,叫作“礦機”;操作礦機挖礦的人,叫作“礦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