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區塊鏈,雖然它還是個稚嫩的嬰兒,卻經受著最多的誤解和非議。

隔壁老板給新同事講了一個月區塊鏈,還沒入門,走了一半;市場同事跟合作伙伴碰完流程,對方偷偷問,你們是cx嗎;
技術大牛在沙龍上做完分享,就有人追著問哪個幣能漲;
如果你也在這個行業,上面的種種問題你一定也遇到過。
于是18區的小伙伴們萌生了一個想法 —— 做一份區塊鏈行業地圖。
下次有人勸你改行,說你cx,你還可以直接甩一份到對方臉上。
同時,我們也有一個私心,想要通過這張圖收獲三份“理解”。相信大部分朋友了解區塊鏈都是從炒幣開始的,于是很多人都把區塊鏈作為炒作的工具。
其實“幣”是區塊鏈的一種激勵工具,屬于區塊鏈使用憑證的一種,或者叫“Token”。目前常用的Token有證券型、支付型、應用型。很多類型的Token并沒有炒作價值和炒作空間。
另外,“炒”是一種對價值的預判,例如互聯網的域名可以炒,房子、股票也可以炒。
“炒”的背后是對稀缺價值的爭奪,或者是對早期認知的投資。“炒”雖然有泡沫和過度投資的問題,但是對行業早期教育用戶,培育市場,促進人才和技術轉移有巨大推動作用。

“幣”要全面看,“炒”要理性看。
“挖礦”行業也許是被誤解最深的。
首先礦場為了提升競爭力,像游牧民族一樣逐“低電價”而居。
發電富余時候難以消耗又無法儲存的電能。例如豐水期的水電站等。
其次“挖礦”行為本身并不是沒有意義的,為了實現分布式存儲和計算,需要一套規則來激勵用戶參與,相當于中心化服務成本的轉移。
最后“挖礦”方向在環保節能上也不是沒有作為的,很多技術團隊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創新。新型的共識機制或礦機,例如權益證明、CDN礦機對能源的消耗是非常小的。

科學看待“挖礦”行為,理解區塊鏈行業在環保上的努力。
“你的問題發個幣就能解決!”
一度成為很火的表情包。
實際上區塊鏈的發展還在早期,在應用上還有非常多的局限。在這個行業創業也是風險極高的,實際應用上可能涉及到技術問題、合規問題、平臺合作問題、用戶教育問題等。
把區塊鏈看作一個技術選項是更理性的。

值得期待的是,這個行業已經基本成型,產業鏈各個環節也在發展壯大。不僅是創業公司,很多行業巨頭都開始嘗試或推動區塊鏈應用的落地。

這份地圖里還有18區在區塊鏈行業兩年的經驗沉淀,也許是2019年最干貨的行業秘籍。

內容包括:
6大知識體系 - 覆蓋區塊鏈行業全貌 ;
55個知識模塊 - 逐一深挖行業真相;
106個知識點 - 帶你升級區塊鏈認知。
通過這份地圖,你可以了解到行業全貌、幣圈/礦圈/鏈圈概況、區塊鏈應用方向,還有18區在運營增長方面的經驗總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