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本文6561字,網錄科技副總裁、萬維鏈全球副總裁李尼在2018年3月24日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生態(北京)高峰論壇現場的演講實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李尼:大家好,先簡單自我介紹,我叫李尼,現擔任網錄科技副總裁,這頁是我個人的一個簡單介紹。我畢業于北京大學和英國杜侖大學,近15年一直從事計算機軟件,互聯網方面的工作。
在網錄我帶領商務團隊,負責市場和項目輔導業務。同時也是萬維鏈全球的副總裁,管理全球萬維鏈的生態工作,我本人一直從事計算機軟件互聯網這些行業,進入區塊鏈行業后,在項目落地這一塊,與傳統的不管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是金融科技行業結合,去做區塊鏈應用后落地的事情。

今天下半場我們會有三個重要的項目介紹,分別是優旅鏈、游戲銀行和火種,這幾個項目就是我們跟三個項目團隊一起在做區塊鏈落地的事情。所以我這個部分主要在落地應用項目層面分享一些我的理解。
大家看這是什么?打車。大家聽說過這個吧?“大數據殺熟”,同樣一個地點,有兩部手機,你叫同樣的車和路線,價格顯示是不一樣的。這條新聞有出處,這是網易新聞的原文地址。大家很痛恨這個問題吧,我也很痛恨。
再舉一個例子,前不久國內通過一個網站訂一家酒店,同一個房間對商務人士展示的價格和學生不一樣,商務人士是報銷的,學生被定義為屌絲,不用報銷的,所以價格顯示是不一樣的。因為我也是普通消費者,我天天用APP打車,我也出差住賓館,我們某種意義上都是受害者。大家有沒有想過,區塊鏈為什么這么火?除了投資和未來,大家說去中心化,每個都在講去中心化。認為去中心化可能打破這樣的現實商業結構,能夠避免我們被“大數據殺熟”。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我先兩天看的另外一篇文章,美團出打車APP了,提的什么口號?類似是三個月內對司機不收費,甚至我們一開始還補貼大家,這個像不像之前我們遇到的:一個叫滴滴一個叫快滴的APP,不僅免費,還給你補貼,還給你錢。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美團打車有可能會顛覆滴滴,也有可能不會顛覆滴滴,也有可能干了一半把滴滴買走,甚至被滴滴收購,最后又回到了壟斷的老路,又開始新一輪的“大數據殺熟”。這就是傳統行業巨頭壟斷的地位帶來的一個惡果,沒有辦法顛覆這些商業結構。
所以大家才會說,區塊鏈來了,區塊鏈搞的像救星一樣的,大家認為區塊鏈能夠去中心化,一切都很透明。我想跟大家說我第一個觀點,百分之百去中心化的是不存在的。所以與其講完全的去中心化,我們不如說是這個觀點:“去中介化”。這是另外一個案例,就是你每次接電話,你會看到手機上顯示的如果是房產中介,你不會接,一般都會掛掉。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房地產中介只是提供一個專業領域的中介服務,按理說他不應該那么招人恨啊,牽涉到買房、賣房、出租、租房,我要用到他的服務,我們不應該那么痛恨他們,是不是?大家為什么痛恨他呢?因為大家覺得房產中介某種意義上口碑不好,他經常賺的錢是來自于人為造成買方賣方之間的不透明,形成了一個這樣的黑盒子。所以與其說區塊鏈是完完全全解決,徹徹底底的去中心化,不如說是去中介化。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人們希望有種技術,比如區塊鏈,能夠解決造成信息不透明的中介層。應該是這樣吧,我們區塊鏈要干的事情,是要去中介化,或者更準確的說去黑中介化,好的中介沒關系,你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合理的收費沒有關系。
剛才講的同樣是打車APP的例子,第一個這個平臺賺不賺錢?我覺得它一定是賺錢的,只不過賺的少,多的那部分同樣在服務沒有變化,沒有增值的情況下,你額外要付3、5塊,這合理嗎?一定不合理,就是因為它是中介機構,中間一個黑盒子,這部分是大家最痛恨的。我們不去說中介沒有價值,中介有自己的價值,但是一定要把你的價值放給消費者去選擇你這個價值增值議價的部分,而不是作為暗箱操作。
我原來想了個提法叫“弱中心化”,我老板看了我PPT給了我一個建議:叫“多中心化”。我覺得“多中心化”也不是百分百準確,區塊鏈在應用行業最準確的說法應該“多個弱中心化”,也就是“分布式”的理念。應該是把一個強中心變成多個相對分散和相對弱勢小的中心去組成一個應用鏈的網絡。
下一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到,大家知道Facebook最近的丑聞事件鬧很的嚴重,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也聽說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的Dustin來自于美國,我問他這個事情,他自己不是很清楚,我問他操縱Facebook用戶數據的叫劍橋數據分析公司,他說不清楚,他大概知道Facebook出了這個事,細節都不是太清楚,包括這家數據公司如何利用FB用戶習慣去幫助特朗普參大選,引導選民的心理,他不知道。這有兩層含義:
第一,在傳統非常集權的互聯網或者社交媒體時代,強中心化具有危險性。
第二,他作為一個美國人不清楚,而我們中國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比他更清楚,不是因為我們比他更關心,而是FB沒法封鎖我們這些國家的欣慰,而在美國FB肯定封鎖了這些負面新聞。
所以我們認為這種多中心化,或者多頭弱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一定是不培養能夠去操縱用戶數據的這樣的壟斷巨頭,這個很重要。尤其我們下面介紹的三個項目,其實都在往這方面去做努力,這里我不會去詳細介紹每個項目,因為它們有各自的特點,都是一個垂直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之后演講中,三個項目的聯合創始人都會深入的跟大家分享。這兒我想告訴大家,真正好的,能夠落地的項目應該怎么設計?怎么結合區塊鏈的特點,往什么目標去做?
這頁這句話非常符合區塊鏈的精神,“你可以暫時的欺騙所有人,同樣你也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但是你絕不可能,也沒有人能夠永遠欺騙所有人”。這是非常符合區塊鏈精神的一句話,就是信任,區塊鏈要解決什么?解決信任問題,中介不是說不可以有,中介可以有,作為一個有良知、有良心,有價值的中介完全可以長久存在下去,但絕對不是暗箱操作,寡頭壟斷,侵害商家和普通消費者自己應得的權益。
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在哪?這頁提煉了這樣幾點:生產關系的改變,產業價值重塑。國家一直在鼓勵“脫虛向實”,為什么國家會覺得要鼓勵實體經濟?大家有沒有想過?比如我是一個專車APP司機我辛辛苦苦的開車,每天燒油,還有各種腰肌勞損的病,還很晚的回家,這么辛辛苦苦一天掙不到一百塊錢,但為他提供中介的服務的機構,可能每天在這個司機上的賺的中間費用不一定比他少,這樣的話,大家還去開什么車,干什么實體經濟?我也去干中介算了。所以脫虛向實如何實現?我認為真正區塊鏈的精髓,就是這個觀念:脫虛向實,要創造價值,最多的服務提供商獲得最大的利潤回報。我們看互聯網有個非常搞笑的悖論,“輕資產運營”。輕資產運營一定輕收益,輕回報。比如我是經營一家酒店的,每天晚上的房間是實實在在讓大家住的,我收你500塊房費,是有價值的。每個在線的OTA或者訂房中介,你只幫大家匹配了一下信息,匹配了一下房源,你不應該去收高達酒店20%、30%每晚上的“中介費”。大家在座都一臉懵圈,不知道我講什么意思?你付了500塊錢,到了酒店手上可能400塊錢不到。中間的差距全都進了這些OTA和中介的兜里。所以真正的我認為區塊鏈它解決信任,透明,打破寡頭壟斷問題,從而引導真正的能夠讓創造價值的最大方獲得最合理的回報。
今年大家也知道2018年談的最多的是項目落地,項目怎么落地?包括剛才中關村大河資本的李榮閣總也講到了,傳統VC也在探索什么是好的落地的項目。我在輔導項目的過程中,一周會看30多個項目,和項目團隊開會溝通思路,我發現大家很多時候并不知道項目怎么去落地?或者他設想的商業場景很好,但是區塊鏈畢竟是一個底層技術,跟現有大家腦海里的固有思路有很大的差別,既不是移動互聯網APP,也不是傳統的BS、CS端的架構。所以真正的應用落地結合區塊鏈,我們認為第一點要結合生活,要有痛點,打車個是痛點吧,住房是個痛點吧,黑房產中介是個痛點吧,真正好的項目瞄準這些痛點,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最后讓每個消費者獲得利益,這才是一個好項目。你說一個項目上來跟我講太空鏈、宇宙鏈、月亮鏈,大家懂得,有痛點嗎?我不知道了,也許以后有,哪天我要去月球旅游可能有,但是這種一看就不靠譜的場景設計肯定不能成為一個今年能夠落地的好項目。
第二點,你不能光有一個主意idea,你不能單打獨斗,你得有個團隊幫你去做,我不相信像很多團隊都有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這樣的天才在其中。即使有,他們也要靠團隊的力量去做一件偉大的事情。大多數時候我們要看這個項目的執行團隊,它是個集體,不是一個人,這點也很重要。光看一個某某名字在一個項目書里面做顧問,就覺得這個事情能成,我覺得這個事情很搞笑,你光看這個人有什么用,他也不是天天在這做幫助落地的事情,改造世界,沒有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去看,包括我們選項目也是,一定要一個非常專業的團隊,一個人沒有用。同樣我們網錄這個輔導業務團隊,也是配備了非常專業的人才,我們呂總非常技術,非常專業,我們也有非常專業的商務團隊,我們是一個集體,才能把幫助項目組落地這件事情做好。
第三點,往往被大家所忽視的是什么呢?你想做這個項目,但你是不是業內資深人士?怎么講呢,我今天也想顛覆專車APP這種平臺的區塊鏈項目,我有這個主意,假如我也找到一個很好團隊,一幫北大一幫清華的朋友幫我做,但是我不在業內,我肯定不懂這個行業的“故事”,那這個事情能成功嗎?我覺得未必不能成功,但是概率相對于小,是不是?當然了,你要說一個浸淫在這個行業的大佬,他具有業界的資源,就像我們下面要介紹的三個項目大家會發現,比如說第一個優旅鏈創始人戴總,他是原來“去哪兒”的創始團隊一員,所以我覺得講旅游沒有比他更懂的。第二個游戲銀行創始人陰總,他就是“狼人殺”游戲的運營方,也是暴雪連續幾年獨立游戲的制作方,他做一個游戲類的商業鏈也是大概率能落地的事情。第三個是火種的項目,它的理念非常好,開玩笑說,我說你以后要做一個集百度+微信+Facebook+推特+youtube在內容方面要做的事情。大家聽他的介紹就知道,他們這個團隊有很多百度、Facebook、推特,facebook的多年資源優勢,我們認為他不一定能成功,但是這個概率遠比一個初創,沒有資源的團隊成功概率大的多。
所以基本上我們選擇項目,決定輔導項目,提供支持就這三個原則。
怎么做?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幾個月看了很多白皮書,給我的一個印象:很多想法非常好,他是要做一個非常大的格局高的事情,他要做成淘寶一樣的一個平臺,一個大的框架的事情,大家知道白皮書第二部分是技術落地,結合你的idea的部分,但是技術設計上團隊往往自己做成一個Dapp,扔到以太坊或者扔到一個公鏈上去。對于不是技術上不是特別專業,不是我們區塊鏈從業人員的人看這個可能沒有感覺,認為可行。但是我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跟大家講一下,它白皮書前段部分是說我要做淘寶這樣一個商業平臺,但是最后落地的做法就變成在淘寶上開了一個皇冠旗艦店。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你到底是要開一個店,還是要弄一個讓別人開店的平臺?
你把自己變成一個Dapp,扔到一個公鏈上去,比如扔到以太坊上去,跑的起來嗎?我覺得這個思路有點搞笑,以太坊交易的速度、交易的礦工費、共識機制,你能改嗎?開個玩笑:我們老板呂總,我估計以他和Vitalik的私交,去跟Vitalik打個招呼,Vitalik都不給他個面子,我覺得99.9%的人沒有這個面子,也不可能找到Vitalik改以太坊去支持你一個Dapp。所以這是一個很悖論的東西。你要做某一個垂直行業的應用,做一個Dapp可以,但是你要做一個垂直的行業和生態的話,最后怎么把自己變成一個Dapp呢?
OK,說到萬維能幫助這個項目做什么?剛剛講到我們商務團隊在幫助這個項目做各種商業的改造,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技術團隊去幫助他們去做落地,這個落地包括技術服務,技術服務就是第一我是要確定你在淘寶上開一家店還是要做淘寶?第二如果你只是做一個行業中的應用,我們去幫你設計一個Dapp放在公鏈上沒問題,但是你白皮書一定不是宣傳做一個垂直的生態,那就是忽悠人了。第三你如果你真的要做一個垂直行業的生態,我們萬維就幫他們去打造一條自己專有行業鏈,也就是這個LANChain的概念,就是可以支持它完全的垂直應用和自己打造自己的生態,它可以讓別人成為這個平臺上的Dapp。
這頁就是我們講的這個概念,我們要幫他做一條行業鏈,他再自己發展自己的生態,而不是把自己作為Dapp扔到公鏈上去,你扔到萬維的公鏈也沒用,我覺得你也是一個應用,絕對不是一個生態。
最后一部分,講給在座的投資者聽的,包括講給剛才李榮閣總聽的,李總不是說嘛,傳統的VC很焦慮,焦慮的原因很簡單,區塊鏈這么火,但是他們看不懂,然后隨便投項目,被割韭菜了,背負著很大的壓力,但是萬一我錯過了,沒投進去,項目以后又火了,怎么辦?這件事很能理解。包括我在群里天天看投資人在討論這樣的問題,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我不是講技術型的公鏈項目,我講的是基于行業應用性的區塊鏈落地項目,在傳統VC角度來說,你還是可以給他們定KPI啊。
比如我提這四個指標:MAU月活用度、SKU最小的庫存量、GMV一段時間內的交易量和TPS。MAU不用說了,SKU最小庫存量,這個跟技術偏的會多一些,在你的行業鏈上什么是你的SKU?你的智能合約的數量,你每個塊中的交易數量,你生態中的Dapp數量,這都是你的SKU。GMV更簡單了,無論我做游戲,我做分享知識經濟還是做旅游,上面這么多智能合約產生多大的交易量?多少金額,GMU這個有吧,最后TPS,交易速度,這也是可以看得到的。所以說傳統的VC你們也可以去看看一個項目中具不具備這些指標?如果具備,或者說將來可以具備,我認為這個項目至少有一個估值或者評判的標準。所以可以考慮從這些維度去評價一個項目的好壞。
主持人李尼:好,謝謝!
現場會議到現在基本上就結束了,最后我會作一個小小的總結。大家聽完三個項目,都是屬于標準的應用類型的項目,就像我一開始開場白所說的,應用型的項目現在在2018年我們認為應該是區塊鏈的一個重點,因為早已經過了2017年講公鏈、講技術、講支付技術的階段,當然了,也出現了一大堆很虛假的,很空氣的項目。我們認為2018年一定是往真正好的項目落地上去靠。這三個項目統一的一個特點就是大家看到了,它都是有自己現有的一個非常好的團隊,它有自己很好的資源的力量,同樣它們對業界的了解其實比我們不是這個行業的人理解都要深的多的多。
我想說三個團隊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個理想和抱負,這邊放了一首海闊天空,因為我今天來的路上還在聽這首歌。歌詞對我很啟發,也和這幾個項目團隊共勉!我覺得沒有人保證這個項目一定能夠成功,在此我也向大家鄭重承諾,萬維或者網錄會竭盡所能幫助他們在技術上落地,更好的實現他們的應用和生態去建設。但是真正是不是一定能夠成功?我覺得還是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情懷,因為他們真正做的是改變一個業界的事,改變一個已有商業環境的事,是做一個生態的事情,而不是簡簡單單做一個小小的應用,通過小小的應用去賺錢也好,募集資金也好,騙人也好,都不是他們這幾個團隊想去做的事情!
作為這個活動的總結,我想用萬維的跨鏈技術和“生態化反”這個概念串聯一下,當然這張圖回頭還需要做一下優化。在這個大的萬維生態中你作為一個游戲玩家也好,作為火種的自媒體去上傳也好,作為一個UTour提供出行服務這三條區塊鏈里面的用戶也好,它都會給你提供一個非常大的平臺,然后在這樣的一個區塊鏈的世界中,因為通過萬維跨鏈的技術,所有的這些積分、獎勵、通證都可以非常好的通行和流轉起來,這樣真正的這個生態才有活力,而不是去炒作一個概念。
另外講一個,我們現在萬維成立了自己的一個實驗室,叫WANLab是全球性的組織,我歡迎在座的有好的項目,我們歡迎更廣泛的,能夠落地的項目團隊合作,我們會用自己的技術幫助他們進行很好的落地。
最后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今天的會議,我留下了我的聯系方式,大家感興趣可以加我,會議結束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單獨找我們項目團隊。非常感謝大家今天在周末來參加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生態峰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