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
區塊鏈領域,流傳的很廣的一句話是:“
人工智能是生產力,區塊鏈是生產關系,大數據是生產資料”。
這樣好像就把區塊鏈這種新東西與傳統的哲學理論從底層對應上了,聽著理論很完備。生產關系是一個勞動理論里的詞,也是一個哲學上的詞匯,說實話如果不是為了寫這篇文章,我還真的就不會專門去研究到底什么是生產關系,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專門去找了生產關系的定義:
勞動者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生產創造過程中,形成的勞動互助、合作關系就是生產關系。
這個定義比較寬泛,如果說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合作關系是生產關系的話,那么世間有很多東西都屬于生產關系層面。
比如說共享單車出來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改變了自行車與各種公共交通的關系,那就是影響了生產關系;比如說P2P網貸出來之后,規模迅速的擴大,使得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間達成了有效率的對接,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之前的借貸制度,那這是改變了生產關系。
就連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外賣,使得原來的一方面使得人們在公司里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美食并且節約時間,同時使商家在某種程度上擺脫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在以價格和質量取勝同時,不用擔心客戶的問題,那這是的的確確明顯改變了生產關系;
生產關系,如果說簡單一點就是人跟人之間的關系,凡是改變人跟人之間關系的行為,就屬于改變了生產關系,那么世間萬事萬物就基本沒有不改變生產關系的。
既然這個詞這么空泛,那么我們就不用多此一舉強調這個功能,因為區塊鏈當然會改變生產關系,正如其它世間萬事萬物一樣。
更重要的是,論證“區塊鏈是不是生產關系”這個話題沒什么用,區塊鏈是生產關系,或者它不是生產關系,都不影響它改變世界。
我前兩天逛
論壇,還看到這么一個問題,有人在問:區塊鏈到底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系啊?
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討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些宏觀概念,除了浪費時間,不會讓你多賺一分錢。我們需要多花時間到具體項目的研究上來,多花時間到真金白銀的掙錢上來。
這些空對空的理論大部分沒什么意義,比如你告訴我,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到底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系?
巴菲特說,我們從來不靠宏觀預測發財。同樣的,區塊鏈也要靠技術和產品影響世界,多一些有用的產品和應用,少一些模糊的概念和理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