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新的技術,主要是聯邦學習,區塊鏈和智能合約。一般來說,比較新的技術,成熟度相對會弱于先前技術。因為它們尚未完全被普遍掌握,是目前主要攻堅技術的機會。
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網絡),共識機制,密碼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中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第二種定義也類似,區塊鏈技術最顯著的內涵在于使用分布式記賬,非對稱密碼,點對點傳輸(網絡)等技術組合,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從而解決社會交往中的信任構建難題。第三個定義,區塊鏈可以實現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價值傳輸,區塊鏈是一種公開透明,難以篡改,不依賴中介機構的分布式計算技術,利用區塊鏈可以構建價值傳輸的互聯網。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概念比較早地從以太坊中出現。按照以太坊定義,autonomous agent,即可以自主執行的軟件代碼。但是注意,這是區塊鏈上的代碼(自動執行),所以智能合約才有更大的意義。代碼在鏈上是自動執行的,不是哪一方可以干預的。
是非常古老的話題。古老,但是包含了很多東西,在因特網出現之前就有所謂分布式計算。后面有典型的分布式計算系統,比如P2P下載,PPstream PPlive,迅雷,電騾,BT是分布式計算。做大數據用到的Hadoop,Spark也是一種用于數據處理的分布式計算系統。 區塊鏈也是典型的分布式計算系統,只是說它是以記賬為目的,所以它稱作是分布式賬本。
其實更偏重于信息安全領域,主要覺得,現在很多東西從根源上是不可靠的。可信計算,甚至用硬件開始就有可信根,每一步的硬件和軟件的加載都要加載可信可靠的東西。從頭到尾的信息安全控制,這是可信計算。
是在一個沒有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由兩方或多方共同求解一個數據問題,同時不暴露給對方看己方數據,這就是當年Andrew Yao提出,姚氏百萬富翁問題。
業界有把聯邦學習與多方安全計算劃等號,更多專家還是認為這是不對的。聯邦學習從基礎架構上,屬于分布式計算;從技術上,用了一些安全多方相關的東西;聯邦學習目的是保護隱私,由于現在機器學習很熱,機器學習和保護隱私上產生了比較熱的方向就是聯邦學習。
溢價跟資金費率的本質思想一致,核心都是讓其中一方付出較高成本,來維持多空平衡,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對賭需要有對手盤。例如市場情緒偏向于看多,需要做多的人會找不到對手盤而只能選擇以高溢價的形式做多,在BBX里調節多空的勢力的形式就是資金費率。
資金費率與行情下跌和上漲沒有多大關系,只于當前市場(BBX內)多空雙方相對于合理價格的情緒有關。例如,BTCUSD指數飆升,同時市場的情緒還有較多的交易員在看空后市,那么就有可能出現沒有人做多而導致市場缺乏多頭的情況。